[实用新型]一种热风浴式氮吹浓缩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4492.0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1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江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睿科仪器(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0 | 分类号: | G01N1/40;G01N1/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唐绍烈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风 浴式氮吹 浓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氮吹仪,尤其是指一种热风浴式氮吹浓缩仪。
背景技术
氮吹浓缩仪主要用于含有机溶剂的萃取液样品的浓缩,可一次处理多个样品。现有技术中氮吹浓缩仪由配气系统、样品定位架、加热装置构成。氮气经过配气系统调整流量后,通过吹气管吹入固定于样品定位架上,且置于加热装置中的样品管,使样品管内样品中的有机溶剂迅速挥发,从而实现对样品管内样品的浓缩。
现有技术中,氮吹浓缩仪采用氮气吹扫试管中的溶剂,加快溶剂挥发速度来浓缩样品体积,在浓缩的过程中,在有温控的条件下直接加热样品管或者把样品管放在热水(油)中保温的方式来提高样品管中溶剂的温度,提高溶剂挥发的速度并补偿溶剂挥发时的吸热,因此,现有技术中,氮吹浓缩仪的加热装置的加热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电热块直接加热和水浴加热。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氮吹浓缩仪具有以下缺陷:
一、现有技术中的氮吹浓缩仪采用水浴加热,容易产生水珠结露,污染样品,影响样品分析,同时溶剂挥发的速度慢;
二、现有技术中的氮吹浓缩仪采用电热块直接加热,传热性能不好导致浓缩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缩过程清洁及便捷快速且节约能源的热风浴式氮吹浓缩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热风浴式氮吹浓缩仪,包括热风循环系统、配气系统及样品管;热风循环系统的中央形成空腔,空腔的腔壁上形成至少一热风循环流道,热风循环流道包括一出风口与一吸风口,出风口与风扇相对,且出风口设置于腔壁的下端,位于吸风口的下部,热风循环系统还设置有加热器;样品管容置于空腔中;配气系统设置吹气口,吹气口位于样品管管口的上方。
进一步,空腔底部设置安装孔,样品管得底端形成缩径段,缩径段置于安装孔中。
进一步,空腔腔壁一侧形成两热风循环流道,两热风循环流道的出风口中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腔壁上端,另一出风口设置于腔壁下端,与该两出风口对应的吸风口都设置在腔壁的中端,与该两热风循环流道正对的另一侧腔壁形成相同的两热风循环流道。
进一步,吹气口斜对样品管的管口。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样品管放置于空气中,热风循环系统的热风由进风口进入空腔与样品管的管壁进行热交换,提高样品管中溶剂的温度,补偿溶剂挥发时的吸热,从而提高溶剂的挥发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点:
一、本实用新型用热风浴式替代水浴式或者直接加热式来提高样品管中溶剂的温度,样品管不会被污染,且溶剂的挥发速度快;
二、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循环流道的设计,可以避免热气扩散,从而无需设计厚重的隔热装置;
三、本实用新型空腔腔壁一侧形成两热风循环流道,两热风循环流道的出风口中的其中之一设置于腔壁上端,另一出风口设置于腔壁下端,与该两出风口对应的吸风口都设置在腔壁的中端,能够根据样品管中溶剂的容量大小而精确加热,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热风循环系统1
空腔11 腔壁111
热风循环流道12
出风口121 吸风口122
配气系统2 吹气口21
样品管3
缩径段31 管口3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热风浴式氮吹浓缩仪,包括热风循环系统1、配气系统2及样品管3。
热风循环系统1的中央形成空腔11,空腔11的腔壁111上形成至少一热风循环流道12,热风循环流道12包括一出风口121与一吸风口122,出风口121与风扇(图中未示出)相对,且出风口121设置于腔壁11的下端,位于吸风口122的下部,热风循环系统1还设置有加热器(图中未示出),这样,样品管置于空腔11中进行热风浴加热,样品管不会被污染,且溶剂的挥发速度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科仪器(厦门)有限公司,未经睿科仪器(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4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