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肋软骨切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4506.9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3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英怀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白海静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骨 切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肋软骨切取器。
背景技术
肋软骨移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目前进行肋软骨移植,通常是用手术刀将肋软骨切断,并将其整块取出,然后再根据移植部位的需要进行修整。采用手术刀进行肋软骨切取存在的问题是不易精准控制、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且容易导致气胸发生。尤其是在对唇腭裂造成的鼻畸形进行修复时,由于所需肋软骨形状小,因此用手术刀进行操作难度更大,同时也增加了不应有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肋软骨切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肋软骨切取器包括有刀柄和刀头,其设计要点在于所述的刀柄、刀头连为一体,其刀柄呈曲柄,刀头呈管状,刀头的中部开有槽口,刀头的前端设有缺口,缺口的上端为弧形护板,缺口的下端为弧形刀刃。
本实用新型其刀头弧形护板及弧形刀刃的设计可使医师在切取肋软骨时,能够准确控制所取肋软骨的厚度和宽度,所切下的肋软骨还可即刻存储在刀头的管槽中,并可方便地从槽口中取出。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刀头部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包括有刀柄1和刀头2,其中,刀柄1、刀头2连为一体,其刀柄1呈曲柄,刀头2呈管状,刀头2的中部开有槽口3,刀头2的前端设有缺口,缺口的上端为弧形护板4,缺口的下端为弧形刀刃5。
本实用新型中的刀头2可用医用不锈钢管加工而成。刀头2前端根据需要截去部分管壁形成缺口,将缺口下端加工成弧形刀刃5,用于取肋软骨;缺口上端钝化处理后形成弧形护板4,该护板可防止取骨角度过大而意外切断肋骨。在刀头2中间部分根据需要截去部分管壁形成槽口3,该槽口3与刀头2中的管腔共同构成一个储骨槽6,用于储藏截取的肋软骨。
本实用新型中的弧形刀刃5的弧高H、弦长L均可依据临床需要进行设定。其中的弧高H用于限定切取肋软骨的厚度,弦长L用于限定切取肋软骨的宽度。通常情况下弧高H应小于正常肋软骨的整个厚度(约10mm),弦长L应小于肋软骨的宽度(约10mm)。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刀刃5的弧高H最好设计为1-4mm,弦长L最好设计为2-6mm。其更为优选的方案是,弧形刀刃5的弧高H为2-3mm,弦长L为4-5mm,如此更适于切取唇裂患者鼻畸形修复所需的肋软骨。
本实用新型中的刀柄1可以设计为类似手术刀柄的形状,但最好是为管形。如此既便于整体制造,也便于操作者把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准备取肋软骨的胸壁上做一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组织,暴露出肋软骨。操作者一只手握紧肋软骨切取器的刀柄5,另一只手固定弧形护板4,然后将弧形刀刃5置于要取的肋软骨正上方,以适当力度使弧形刀刃5向下切入肋软骨,并沿肋骨方向用力切取肋软骨,直至所需的长度。然后向后稍退出,用手术刀截断已切取的部分肋软骨,截断后肋软骨骨块存储至刀头2中的管腔中(即储骨槽6中),操作者即可从槽口3中取出切取的肋软骨。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避免手术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气胸、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同时也可降低手术难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英怀,未经张英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45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控除尘功能的扒渣机
- 下一篇:嵌入式电子镇流器荧光灯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