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电压矿用隔爆移动变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6011.X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6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路洪祥;肖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全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7/00 | 分类号: | H02B7/00;H01F29/02;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矿用隔爆 移动 变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电压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采矿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中型煤矿开始采用综采或者综放的采煤方式,而且随着采煤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采煤设备功率的越来越大,煤矿用户对采煤供电设备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严。
国家城网、农网改造的实施与建设,加上各大电网的发展,使各配电线网逐渐统一到10kV线路网。鉴于我国部分地区及有些单位原6kV级供电系统逐步向10kV级过渡尚需一段时间,且又急需用变压器供电这一情况,为用户节约资金,我工程技术人员推出6kV、10kV双电压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双电压转换结构的6kV、10kV双电压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压矿用隔爆移动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接线腔和分接装置,所述高压接线腔内设有六个双电压转换变压器和九芯插座,双电压转换变压器三相一次绕组的六个起头和末头分别与高压套管连接且变压器之间由D/Y切换连接片连接,双电压转换变压器三相一次绕组分接抽头与分接装置通过电缆连接,分接装置之间由分接装置连接片连接。
前述的双电压矿用隔爆移动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电压转换变压 器包括铁心和绕置于铁心上的初级和次级线圈绕组。
前述的双电压矿用隔爆移动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级线圈绕组由额定电压为6千伏的D接绕组和额定电压为10千伏的Y接绕组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双电压转换结构有效地解决了6千伏向10千伏电压等级过渡期间新增移变运行至过渡期完成后需更换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用电增容单位的设备投资,避免了过渡期完成后更换下来的6千伏电压等级移变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压接线腔 2、高压套管 3、D/Y切换连接片
4、九芯插座 5、分接装置 6、分接装置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高压接线腔和分接装置,所述高压接线腔内设有六个双电压转换变压器和九芯插座,双电压转换变压器包括铁心和绕置于铁心上的初级和次级线圈绕组,其中的初级线圈绕组由额定电压为6千伏的D接绕组和额定电压为10千伏的Y接绕组构成,双电压转换变压器三相一次绕组的六个起头和末头引入高压接线腔1后,在接线腔内分别与高压套管2连接,变压器之间通过D/Y切换连接片3连接,进行6KV和10KV主线圈匝数的切换,将双电压转换变压器三相一次绕组分接抽头通过电缆线引至分接装置5上,再通过分接装置连接片6的对应调节来实现一次电压对应匝数的微调切换,使变压器分别在两种电压下运行时匝电压及输出电压保持恒定不变。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6千伏向10千伏电压等级过渡期间新增移变运行至过渡期完成后需更换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用电增容单位的设备投资,避免了浪费。
本实用新型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全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全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60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式课椅
- 下一篇:单独操作的卷帘式全景车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