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震室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6119.9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0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杰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34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震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室。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地震的防护,多是在室内安装防震床或在室外搭建防震棚,两种保护装置都能有效的降低地震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但这两种保护装置存在诸多缺点,由于防震床的结构简单,当地震的强度较大导致房屋出现坍塌时,防震床会发生翻转,人员容易跌出防震床造成伤害,安全性差;防震棚多是搭建在室外,不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在地震发生时人们不能即时进入躲避,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结构简单、安全性差和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震室,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抗震室,包括由钢板固定连接组成的六面抗震主体;所述钢板的内壁依次设有软质材料层、第一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第二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和软质平板;所述软质材料层和第一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第一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和第二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之间设有缓冲撞击空间;所述软质材料层、第一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第二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和软质平板之间由橡胶带穿插连接;所述抗震室的六个面上分别设有逃生孔,抗震室的其中一个面上设有出入门;所述逃生孔上设有钢筋推拉窗。
为了减轻整体重量,所述钢板上设有分割孔,所述分割孔上设有钢丝网。
为了便于安装在不同构造的空间内,所述抗震主体可根据空间的大小确定尺寸。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由于抗震主体的六面由钢板构成,提高了抗震效果,安全性高;其次,钢板的内壁设有缓冲结构层,最大限度的保护内部人员的安全,而且抗震室的每一面上都设有逃生孔,防止抗震室发生翻转后出入门被阻挡,避免了人员困在抗震室内难以逃脱的现象发生,保护效果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结构简单、安全性差、不便于日常生活和保护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中1、抗震主体2、出入门3、逃生孔4、钢筋推拉窗5、分割孔6、钢丝网7、软质材料层8、缓冲撞击空间9、第一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10、缓冲撞击空间11、第二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12、软质平板13、钢板14、橡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它包括由钢板13固定连接组成的六面抗震主体1;所述钢板13的内壁依次设有软质材料层7、第一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9、第二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11和软质平板12;所述软质材料层7和第一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9、第一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9和第二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11之间设有缓冲撞击空间8、10;所述软质材料层7、第一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9、第二层高弹性橡胶编织层11和软质平板12之间由橡胶带14穿插连接;所述抗震室的六个面上分别设有逃生孔3,抗震室的其中一个面上设有出入门2;所述逃生孔3上设有钢筋推拉窗4;所述钢板13上设有分割孔5,所述分割孔5上设有钢丝网6;所述抗震主体1可根据空间的大小确定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杰,未经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6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悬浮装置中悬浮物位置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膜收放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