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履带式运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7135.X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3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邱刚义;黄美如;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刚义 |
主分类号: | B62D55/00 | 分类号: | B62D55/00;B62D5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韩龙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履带式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运输车,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履带式运输车。
背景技术
已知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由发动机输出动力,经过变速系统的转换之后,传送至驱动轮,从而能够对汽车产生驱动力。在驱动轮的驱动力作用下,汽车的从动轮也随之被牵引而转动,然而由于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汽车仪表、照明、及其他附属电器等均需要消耗电能,而仅依靠汽车所带的蓄电池来进行供电,耗电量大,能源利用率并不理想。考虑到汽车行驶时从动轮具备较大的旋转速度,然而从动轮仅高速空转,其动能的利用率较低,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械能的浪费。
本发明人长期致力于利用从动车轮进行发电的实验研究,至今已对车轮发电进行了诸多改进,例如在本发明人所拥有的申请号为201110152504.1,发明名称为电动轿车外转子发电机的专利申请中,揭示了一种外转子发电机,该外转子发电机能够利用汽车的从动轮的高速旋转的动能来发电,将其动能转换成电能,以产生电能供一部分汽车电器使用。
然而,随着外转子发电机的发电技术的不断完善,如何将该外转子发电机设置在各种不同的特殊车型上,以更好地使车辆在行驶中利用从动车轮自动发电和充电,以实现节能减排,是业界亟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履带式运输车,其能够通过其从动轮实现较好的发电和充电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履带式运输车,包括车身、设置在所述车身下方的用于支承的车架、设置在所述车身的两侧的履带行走装置,所述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履带,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两侧;多对行走轮,与车架相连,并配合连接在所述履带上,其中,所述多对行走轮中包括:至少一对通过电机驱动的主动轮、和至少一对可产生电能的从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上设置有从动轮外转子发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外转子发电机包括:外转子,容纳在所述从动轮的轮辋的内侧,可转动地连接在用于将从动轮连接到所述车架上的从动车轴上;以及内定子,固定连接在所述从动车轴上,并位于所述外转子的轴心位置处,其中所述外转子可相对于所述内定子作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转子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以预定间隔均布的永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内定子的外周部设置有多套绕组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多对行走轮中的奇数对行走轮为主动轮,偶数对行走轮为可产生电能的从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的直径范围为20~24英寸。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的相应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回收从动轮所产生电能的电能回收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履带式运输车,使其能够有效地利用履带式运输车行驶中从动轮的高速旋转的动能而进行发电,合理地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进一步为运输车提供电能,避免了动能的浪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履带式运输车设置有外转子发电机,实现了行驶中从动车轮的自动发电以及充电,极大地降低了运行成本,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履带式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为设置在从动轮上的外转子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它实施方式中。
参阅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履带式运输车10,包括车身11;用于支承的车架12,设置在所述车身11的下方;履带行走装置20,设置在所述车身11的两侧。
应当指出地是,所述履带行走装置20包括:履带21,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架12的两侧;多对行走轮22,与车架12相连,并配合连接在所述履带21上,其中,所述多对行走轮22中包括:至少一对通过电机驱动的主动轮22a、和至少一对可产生电能的从动轮22b。为了使得从动轮22b在行驶中实现发电功能,所述从动轮22b上设置有从动轮外转子发电机。
结合图2所示,所述从动轮外转子发电机包括:外转子31,容纳在所述从动轮22b的轮辋14的内侧,可转动地连接在用于将从动轮连接到所述车架上的从动车轴13上;以及内定子32,固定连接在所述从动车轴13上,并位于所述外转子31的轴心位置处,随着从动车轮的滚动运动,所述外转子31可相对于所述内定子32作旋转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刚义,未经邱刚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71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