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7415.0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6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莆田南华电路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1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1117 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较高容错率的薄膜电路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用于电子设备的薄膜式键盘,其主要组件及包含底板、结合于底板的上盖以及薄膜电路板。薄膜电路板位于上盖与底板之间,薄膜电路板可感测键盘输入的电子信号。
现有的薄膜电路板可分成上层薄膜线路层、下层薄膜线路层以及两者之间的中间绝缘层。其中,上、下两层薄膜线路为具有对称性线路结构,中间绝缘层的上下两面也同样具有对称性信号输出线路且连接有多个用于与外界电子设备电性连接的信号接脚,当上层薄膜线路被按压与下层薄膜线路接触时,即产生输出信号并通过中间绝缘层的信号输出线路以及信号接脚传递到外部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从而实现感测键盘输入的电子信号的功能,因此薄膜线路板可广泛用于键盘等电子设备输入装置。
然而,薄膜电路板的信号接脚通常由模具冲压形成,具有对位不佳或连接不良的可能性。又因为,信号接脚其设置紧密,于进料质量管理时,不易以肉眼判断其是否为瑕疵品。尤其,若信号接脚中代表电源讯号的信号接脚(通常为首尾两信号接脚)出现故障,则可能导致与其连接的外部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启动,将导致使用者或制造商难以确认真正的故障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容错率的薄膜电路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薄膜电路板,包括上层线路层、下层线路层及中间绝缘层,所述中间绝缘层的上下两面对称设置有信号输出线路,所述中间绝缘层包括一用于与外部电子装置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下两面对称设置有与所述信号输出线路电性连接的第一信号接脚及第二信号接脚,所述第一信号接脚具有第一尾端,所述第二信号接脚具有第二尾端,所述第一尾端与所述第二尾端平行设置且与所述连接部的侧边相平行,所述第二尾端位于所述第一尾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侧边之间,所述第二尾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尾端的长度。
其中,所述第二尾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侧边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公差。
其中,所述第二尾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尾端的长度5~10mm。
其中,所述第二尾端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尾端的宽度。
其中,所述第二尾端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尾端的宽度5~10mm。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接脚电性连接电源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电路板,区别于现有技术的信号接脚的尾端具有相同长度而不易区分的缺点,将第二尾端的长度设计为大于第一尾端的长度,故与外部电子设备连接时,较不易发生连接不良的问题,出现故障也便于确认故障原因,能提供于制造过程中较高的容错率。此外,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将第二尾端的宽度设计为大于第一尾端的宽度,更有利于解决连接不良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尾端与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公差,若于制造时的冲压过程中发生对位不良,则可能裁切到第二信号接脚,此种情形可轻易由肉眼分辨,有利于进料质量管理的快速检验。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薄膜电路板的中间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中间绝缘层 100、连接部 101、侧边 110、第一信号接脚
111、第一尾端 120、第二信号接脚 121、第二尾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电路板,包括上层线路层、下层线路层及中间绝缘层10,所述中间绝缘层10的上下两面对称设置有信号输出线路,所述中间绝缘层10包括一用于与外部电子装置相连接的连接部100,所述连接部100的上下两面对称设置有与所述信号输出线路电性连接的第一信号接脚110及第二信号接脚120,所述第一信号接脚110具有第一尾端111,所述第二信号接脚120具有第二尾端121,所述第一尾端111与所述第二尾端121平行设置且与所述连接部100的侧边101相平行,所述第二尾端121位于所述第一尾端111与所述连接部100的侧边101之间,所述第二尾端1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尾端111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电路板,区别于现有技术的信号接脚的尾端具有相同长度的缺点,将第二尾端的长度设计为大于第一尾端的长度,故与外部电子设备连接时,较不易发生连接不良的问题,出现故障也便于确认故障原因,能提供于制造过程中较高的容错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莆田南华电路板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莆田南华电路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7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