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网智能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7863.0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1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何涛;叶忻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忻泉;温州大学宏秀电气技术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智能 切换 装置 | ||
1.一种电网智能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第一断路器(2)、第二断路器(3)、轨道车(5),所述第一断路器(2)、第二断路器(3)设置在轨道车(5)上,所述轨道车(5)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第一断路器(2)包括三个主进线柱(21)、三个主出线柱(22)和三个用于通断主进线柱(21)与主出线柱(22)之间电路的真空灭弧机构,所述第二断路器(3)也包括三个备用进线柱(31)、三个备用出线柱(32)和三个用于通断备用进线柱(31)与备用出线柱(32)之间电路的真空灭弧机构,所述第一断路器(2)的主进线柱(21)和主出线柱(22)均设置在其远离所述第二断路器(3)的一侧端;所述第二断路器(3)的备用进线柱(31)和备用出线柱(32)均设置在其远离所述第一断路器(2)的一侧端,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与第一断路器(2)的主进线柱(21)和主进线柱(22)电连接的三个主电源接线触头(23)和三个主电源出线触头(24),所述主电源接线触头(23)与第一断路器(2)的相应主进柱线(21)配合,所述主电源出线触头(24)与第一断路器(2)的相应主出线柱(22)配合,壳体(1)内还设有用于第二断路器(3)的备用进线柱(31)和备用出线柱(32)电连接的三个备用电源接线触头(33)和三个备用电源出线触头(34),所述备用电源接触头(33)与第二断路器(3)的备用进线柱(31)配合,所述备用电源出线触头(34)与第二断路器(3)的备用出线柱(32)配合;所述主进线柱(21)末端、主出线柱(22)末端、备用进线柱(31)末端、备用出线柱(32)末端都设置有接触环(31a),所述接触环(31a)包括压槽、压簧、多个钢片,所述多片钢片一端固定且紧凑并排连接成环状,所述压槽设置在接触环(31a)外环面且远离钢片固定端,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压槽内,所述接触环(31a)由多片钢片通过压簧压接而成,接触环(31a)内环面设置有多个V型接触槽,所述各触头末端的外环面设置有与V型接触槽对应设置的接触椎体,所述V型接触槽与接触椎体接触时由压簧产生的挤压力大于0.5Mpa;所述接触环(31a)根部设置有第一辅助接触板,所述各触头设置有第二辅助接触板,所述第二辅助接触板上活动连接有“∩”型卡罩,所述“∩”型卡罩活动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接触环(31a)与各触头末端接触时,所述“∩”型卡罩挤压连接第一辅助接触板与第二辅助接触板且垂直压力大于0.8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智能切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触环(31a)外环面对称设置有第一压弹片、第二压弹片,所述第一压弹片、第二压弹片相对接触环(31a)中线轴略向外倾斜,所述触头上设置有通过触头的电流驱动的电磁铁及压弹片接触面,所述电磁铁的吸引力与通过触头电流大小成正比,电流驱动回路中串联连接有切换常闭结点,所述接触环(31a)与各触头末端接触时所述第一压弹片、通第二压弹片与压弹接触面接触且由电磁铁产生的垂直吸引力大于0.5M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网智能切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轨道车(5)包括横向滚珠丝杆副、纵向滚珠丝杆副、横向台面、纵向台面、纵向手柄、传动电机,所述横向滚珠丝杆副设置在柜体内,横向台面设置在横向滚珠丝杆副上,所述纵向滚珠丝杆副设置在横向台面上,所述纵向台面设置在纵向滚珠丝杆副上,所述纵向手柄与纵向滚珠丝杆副联动且设置在后柜门外侧,所述传动电机与横向滚珠丝杆副联动,所述第一断路器(2)、第二断路器(3)设置在纵向台面上,所述后柜门内侧设置有位置挡板,所述位置挡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辅助接触板对应的接地槽,所述纵向滚珠丝杆副将第一断路器(2)、第二断路器(3)输送至后柜门侧时,所述第一辅助接触板插入到接地槽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网智能切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上与横向台面相对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限位开关、右限位开关,所述壳体(1)上与纵向台面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检修限位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忻泉;温州大学宏秀电气技术研发中心,未经叶忻泉;温州大学宏秀电气技术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78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