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无线收发模式对多芯电缆质量检测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8551.1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6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海;何明利;郝晰辉;周滇苏;甘欣辉;宋亮;曹维;范喜全;邵毅;孙德福;刘钢锋;王继迎;朱晓峰;宋丽;李智君;万韬;王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3部队;江苏无线电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10007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收发 模式 电缆 质量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无线收发模式对多芯电缆质量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功能强大、控制精确、运行可靠的设备,均由越来越多的电子分机、部件通过密集的电缆、网络连接而成。电缆、网络连接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在保障整个电子系统可靠运行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复杂电缆、网络的导通、绝缘等指标的自动测试和检验,是电缆装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传统的低压、低电流的手工、半自动测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高可靠电子设备生产的需要。
目前电子设备的电缆检测,均采用传统的、落后的手工检测方式,用三用表、蜂鸣器及自制简单的测试台检测通断;手工检测方法存在如下诸多缺陷:
1、一人或二人配合逐点检测,效率低、速度慢、工作量大、繁琐、易疲劳,需对照图纸、接线表、芯线号,极易造成漏检、错检;
2、只能检测通路,不能在数十芯线缆中检测出短路(即错接、多接);
3、一般只检测通断,不检测导通电阻,不能查出接触不良、不可靠的接点。
由此,传统的电缆检测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大批量、高精度、高可靠性电缆检测的要求。这是业内人士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基于无线收发模式对多芯电缆质量检测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无线收发模式对多芯电缆质量检测的装置,由主机和从机经被测多芯电缆相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其中:
所述主机又由主机壳体1、主机电缆接口2、主机天线3、通信串口4、键盘5和主机内置电路模件9构成;
所述从机又由从机壳体8、从机电缆接口6、从机天线7和从机内置电路模件10构成;
所述主机内置电路模件9,包括有主机CPU微处理器U1,主机收发模块U2,主机测量模块U3和显示屏U4,共4个部分;
所述从机内置电路模件10,包括有从机CPU微处理器U5,从机收发模块U6和从机开关矩阵芯片U7,共3个部分。
本实用新型中主机CPU微处理器U1采用ARM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片内集成了LCD控制器,同步/异步串口,DMA控制器,向量中断控制器,并伴有MII和MDIO接口及JTAG调试接口等片内器件;同时启用片内定时器提供给操作系统使用,共工作频率为76.205MHZ。而从机CPU微处理器U5为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工作时,主机和从机由各自的微处理器通过约定的通信协议和双方射频收发前端实现的。即主机内置的信号发生器电路产生一个特定频率的模拟信号,并通过测量模块送入相应的通道;从机的开关矩阵芯片在自身处理器的控制下选择对应的接受通道,并对信号进行幅度处理后送入发送通道传回主机;主机选择相应的通道进行接收后送入内置检波器,读出传回信号的幅度信息;经内置ADC采样后,送入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依次完成各通道测试后,主机处理器会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把结果通过显示屏界面反馈给用户,完成对多芯电缆质量检测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一方面采用微处理器中心控制功能,开展上述模块化结构设计,合理分配各部分多技术指标,建立硬件平台。另一方面利用微处理器操作系统,以主机电缆接口2和从机电缆接口6为界面,明确接口标准,建立两端接口关系方阵,并编制其检测软件包。当实施检测时,通过显示屏U4读取关系方阵任意一项的值,便可快捷有效判定被测电缆的质量状况。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被测多芯电缆根数为大于2的任意整数。所以选择主机电缆接口2和从机电缆接口6为同一型号。即二接口的端口也相等。
假设被测多芯电缆根数和二接口端口数为N。
那么其关系方阵均可表示为:
A=(aij)n×n
=
如果显示屏U4上显示出:
此方阵用于接口端口的对应关系,且上三角阵有效,包括对角线在内;其物理意义是O为未接;1为连接;X为无效。
如果显示屏U4上显示出的方阵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3部队;江苏无线电厂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3部队;江苏无线电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8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力线路检测设备承载平台的卡具
- 下一篇:抽油杆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