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捣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9110.3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9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忠;甘嵩;杨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信多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044 | 分类号: | A47J43/0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捣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捣酱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打浆、打酱的产品所采用的打浆方法都是利用高速旋转刀片来粉碎食物,这样的打浆、打酱方式虽然便捷,但是却失去了传统捣酱方式做出来的浆或酱所特有的味道,而类似于传统打酱耙子敲击挤压食物的捣酱方式的家电产品在市场上还没有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捣酱机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捣酱机,由上部的捣具和下部的杯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捣具包括壳体、驱动轮、电机、固定轴、从动轮、连接杆、捣杆活动管、捣杆,电机、固定轴分别固定设置在壳体上,驱动轮套在电机的转轴上,从动轮套在固定轴上,驱动轮与从动轮啮合传动,所述的连接杆配合设置在从动轮上,连接杆通过捣杆活动管与捣杆相连;所述的杯体上设置有卡扣,卡扣能够锁定杯体和捣具。
所述的一种捣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捣杆在捣杆活动管内上下运动。
所述的一种捣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与从动轮配合做曲线运动。
所述的一种捣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顶部设置有提手。
所述的一种捣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侧面设置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捣汁、捣酱,可方便的捣碎食物,制作酱、汁,其捣汁、捣酱的方式类似于传统方式,因此制出的汁或酱的味道优于用刀片的方式;将需要打浆或打酱的食物置于杯体中,把杯体和上部捣具合紧,卡扣锁紧,打开开关运行即可,使用完毕后,取出捣具,用清水冲洗捣杆就能洗去残留酱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驱动轮,3-电机,4-固定轴,5-从动轮,6-连接杆,7-捣杆活动管,8-捣杆,9-杯体,10-卡扣,11-提手,12-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捣酱机,由上部的捣具和下部的杯体9组成,捣具包括壳体1、驱动轮2、电机3、固定轴4、从动轮5、连接杆6、捣杆活动管7、捣杆8,电机3、固定轴4分别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驱动轮2套在电机3的转轴上,从动轮5套在固定轴4上,驱动轮2与从动轮5啮合传动,连接杆6配合设置在从动轮5上,连接杆6在从动轮5的带动下做曲线运动,连接杆6通过捣杆活动管7与捣杆8相连,捣杆8在捣杆活动管7内做上下运动,即从动轮5、连接杆6、捣杆活动管7与捣杆8相互之间的传动方式类似于活塞的传动方式;杯体9上设置有卡扣10,卡扣10能够锁定杯体9和捣具。可以在壳体1顶部设置提手11,方便将捣具与杯体9的分离,在杯体侧面设置手柄12,方便倒出杯体内的酱或汁。
从动轮5由驱动轮2驱动后转动,并带动连接杆6转动,连接杆6再带动捣杆8在捣杆活动管7的限制下做上下机械运动,从而实现捣杆8的竖直捣酱运动。
工作时,将需要打浆或打酱的食物置于杯体中,把杯体和上部的捣具合紧,卡扣锁紧,打开开关运行即可,使用完毕后,取出捣具,用清水冲洗捣杆就能洗去残留酱汁,使用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信多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信多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9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厨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卷接机组的新型水松纸鼓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