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磨机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9190.2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8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恒;李正录;姚满善;黄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5/12 | 分类号: | H02H5/1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磨机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备附件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设备的防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球磨机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选矿生产过程中,当人员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运转的球磨机筒体时,就会造成或轻或重的人身伤害事故。为预防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一般采取在距球磨机较近的部位悬挂安全警示牌,或在球磨机周边地面上用油漆画提示线的方法进行警示和提示,但由于人的自觉性、意识性等原因,仍有人触及,并时有人身伤害事故发生,没有达到人机隔离本质安全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磨机安全防护装置,将人员与球磨机隔离,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达到人机隔离本质安全化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磨机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栏,或者防护网,或者相连接的防护栏和防护网;当防护栏和防护网相连接时,相邻的防护栏和防护网通过连杆相连接。
防护栏由多组防护栏组件组成,相邻两防护栏组件通过互联销栓相连接,该防护栏组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两根横杆,两根横杆之间竖直设置有多个连接杆;处于下方的横杆通过立柱与底座相连接。
防护网由多个依次相连接的防护屏组成,相邻两防护屏通过互联销栓相连接,该防护屏包括竖直设置的框架,框架上固接有网状的防护屏网,框架的底部通过立柱与底座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安全防护装置根据与球磨机筒体危险源垂直面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采用联合使用的防护栏和防护网,或者单独使用防护栏,或者单独使用防护网,将人员与球磨机筒体隔离,防止了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达到了人机隔离本质安全化的要求。且简单易做、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中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中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栏,2.防护网,3.下横杆,4.上横杆,5.立柱,6.第一底座,7.第二底座,8.框架,9.防护屏网,1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的结构,包括通过连杆相连接的防护栏1和防护网2。
防护栏1的结构如图2所示,由多组防护栏组件组成,相邻两防护栏组件通过互联销栓相连接,该防护栏组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横杆4和下横杆3,上横杆4和下横杆3之间竖直设置有多个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两端分别与上横杆4和下横杆3固接;上横杆4和下横杆3的长度分别为2000m,相邻两连接杆10之间的距离为100mm,处于两端的两根连接杆10的下方分别竖直设置有立柱5,立柱5的上端与下横杆3固接,立柱5的下端与第一底座6相连接。上横杆4、下横杆3和连接杆10上分别涂刷有黄黑相间的磁漆。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中防护网2的结构,由多个依次相连接的防护屏组成,相邻两防护屏通过互联销栓相连接,防护屏的长度为1000mm,该防护屏包括竖直设置的框架8,框架8上固接有网状的防护屏网9,框架8的底部竖直设置有立柱5,立柱5的上端与框架8固接,立柱5的下端与第二底座7相连接。防护屏网9的网眼尺寸为8mm×8mm,防护屏网9和框架8的表面均涂刷有黄色磁漆。
在球磨机筒体两侧和球磨机前后端盖部位设置本安全防护装置时,根据实际状况选择性应用防护栏1或者防护网2,或者同时应用防护栏1和防护网2。当本安全防护装置与球磨机筒体危险源垂直面最小安全距离大于等于800mm时,采用防护栏1;当安全防护装置与球磨机筒体危险源垂直面距离小于800mm时,采用防护网2。同一台球磨机根据实际状况,可同时采用防护栏1和防护网2,但同一侧应选择同一类防护。本安全防护装置的高度、球磨机危险点高度和最小安全距离之间的对应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本安全防护装置的高度、球磨机危险点高度和最小安全距离之间的对应数据。(单位:mm)
本安全防护装置中防护栏1和防护网2的高度、危险点高度和最小安全距离均符合安全要求,不局限于球磨机防护,也可用于其他运转设备的防护;适用于选矿、冶金和民用等行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9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集型母线槽膨胀节
- 下一篇:永磁真空断路器的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