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9345.2 | 申请日: | 2011-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3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华;王桂莲;刘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华;王桂莲;刘勇峰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6000 陕西省延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气管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管插管导管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在气管插管通气的同时,即能及时吸痰,又能保持有效的氧气吸入,具有多种功能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导管是全麻气管插管及抢救危重患者时常用的医疗器械,目前使用的成人或小儿气管导管均是尾部接头插入气管导管主体管腔内,使气管导管主体管腔内壁不呈平面形,主体管道接口处管腔变小,影响有效通气。小儿气管导管较细,因主体管道接口处管腔变小,会明显影响单位时间内的有效通气量,当痰液阻塞气道时吸痰非常困难。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特设计了一种在气管插管通气的同时,即能及时、方便吸痰,又能保持有效的氧气吸入,具有多种功能的气管导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气管导管医疗器械,改进了气管导管主体管腔与尾部接头的连接方式,使其管腔内部管壁平滑,气体呈流线通过,设计了一种具有通气、吸痰、吸氧多种功能的气管导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气管导管器械,包括主体管与三通接头二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主体管的前端不同方向有侧孔,主体管壁外侧粘附吸入氧气用的细管道,细管道的前端开口于主体管前端的侧孔,细管道的后端在主体管的近尾侧出管壁,并与吸氧阀门相连接,主体管的前端,在侧孔的近侧附着有气囊,气囊通过细管道与气阀相连通。主体管的尾端套入三通接头的近端并与其连接,三通接头的尾端与呼吸机管道接口连接,三通接头的侧壁连接吸痰接头,吸痰接头的出口端安装有防漏气橡胶封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所述主体管的前端不同方向有侧孔,侧孔间距为侧孔直径的2倍,主体管壁外侧粘附氧气吸入用,直径2mm塑料管道。主体管的尾端套入三通接头的近端,三通接头的尾端与呼吸机管道接口连接,三通接头的侧壁连接吸痰接头,吸痰接头与三通接头的主体侧壁呈45度角汇入,方便了痰液的吸出,吸痰接头的出口安装有防漏气橡胶封帽,橡胶封帽的中心有活瓣孔,保持在吸痰时不漏气。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气管导管,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是一种具有通气、吸痰、吸氧多种功能的气管导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管,2.三通接头,3.侧孔,4.吸入氧气细管道,5.吸氧阀门,6.气囊,7.气阀,8.呼吸机管道接口,9.吸痰接头,10.橡胶封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气管导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管1,与三通接头2,二部分组成。主体管1,的前端不同方向有侧孔3,主体管1,管壁外侧粘附吸入氧气用的细管道4,细管道4,的前端开口于主体管1,前端的侧孔3,细管道4,的后端在主体管1,的近尾侧出管壁,并与吸氧阀门5,相连接,主体管1,的前端,在侧孔3,的近侧附着有气囊6,气囊6,通过细管道与气阀7,相连通。主体管1,的尾端套入三通接头2,的近端并与其连接,三通接头2,的尾端与呼吸机管道接口8,连接,三通接头2,的侧壁连接吸痰接头9。所述主体管1,的前端不同方向有侧孔3,侧孔间距为侧孔直径的2倍,主体管1,管壁外侧粘附氧气吸入用直径2mm塑料管道。吸痰接头9,与三通接头2,的主体侧壁呈45度角汇入,吸痰接头9,的出口安装有防漏气橡胶封帽10,橡胶封帽的中心有活瓣孔,保持在吸痰时不漏气。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气管导管的使用过程是,全麻或抢救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时,多功能气管导管通过口或鼻经过声门插入气管内,经气阀7,向气囊6,注入空气,连接呼吸机管道接口8,与呼吸机或呼吸气囊通气接头,检查气囊与气管壁之间无漏气,维持正常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现气道内有痰液或分泌物时,吸氧管道接头与多功能气管导管吸氧阀门5,连接,经过吸入氧气细管道4,直接向主体管1,前端的侧孔3,及气管内供氧。用粗细合适的吸痰管通过橡胶封帽10,进入主体管1,的前端气管内吸净痰液及分泌物,达到了吸痰时对肺的通气及氧供无明显影响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华;王桂莲;刘勇峰,未经王春华;王桂莲;刘勇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93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