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水型生态集水井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9465.2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5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谢驰宇;谭广文;汪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州市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生态 集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水井,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节水型生态集水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水井,一般是采用不透水的混凝土铸造,这就使得集水井中的水无法进行二次利用,当外部土壤缺水时,井中的水无法自动回流,无法提高天然雨水的利用率,使得绿地养护用水大大提高而节约绿地养护用水量;同时,由于井体不能透水,井水也容易溢出,影响周围的环境,给生活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集水疏水方便用使用效果好的节水型生态集水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水型生态集水井,包括井体,其中所述的井体侧壁上分布有疏水孔;在井体侧壁上连接有集水管,在集水管管壁上分布有集水孔;在集水管外围及集水管下侧的井体外围设有粗砂疏水层,在粗砂疏水层上设有种植土层。
上述的一种节水型生态集水井中,所述的井体底部设有密封底板。
上述的一种节水型生态集水井中,所述的集水管外围包覆有土工布。
上述的一种节水型生态集水井中,所述的井体顶部设有盖板,在盖板上分布有通孔,在盖板底部设有防蚊网。
上述的一种节水型生态集水井中,所述的种植土层上设有铺装层,铺装层的顶部与盖板顶部基本相平。
上述的一种节水型生态集水井中,所述的集水管水平设置在粗砂疏水层中,所述的集水孔分布在集水管沿长度方向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井体侧壁上设置疏水孔,使得井体中的雨水可以在外围的土壤缺水时自动回流,达到提高天然雨水利用率,节约绿地养护用水的目的;同时,在井体外围设置粗砂疏水层,既方便蓄水,又方便疏水,当因暴雨来袭时,雨水可以及时流入集水管内,达到及时排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井体1、疏水孔1a、集水管2、集水孔2a、粗砂疏水层3、种植土层4、密封底板5、土工布6、盖板7、通孔7a、防蚊网8、铺装层9。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水型生态集水井,包括井体1,在井体1顶部设有盖板7,在盖板7上分布有通孔7a,在盖板7底部设有防蚊网8,盖板7用于防止外部杂物进入进入井体1内,也可以保证外面行人的安全,防止意外的发生,防蚊网8可以防止井体1内的水中滋生蚊虫,保护生态及生活环境的良好;在井体1侧壁上分布有疏水孔1a,疏水孔1a可以在外部土壤缺水时及时将井体1中的雨水补偿回流进行二次利用,在井体1底部设有密封底板5;在井体1侧壁上连接有集水管2,在集水管2管壁上分布有集水孔2a,在集水管2外围包覆有土工布6,土工布6用于防止细小碎石进入集水管2中堵塞管道,本实施例中的集水管2水平设置在粗砂疏水层3中,所述的集水孔2a分布在集水管2沿长度方向的的上部,方便集水;在集水管2外围及集水管2下侧的井体1外围设有粗砂疏水层3,在粗砂疏水层3上设有种植土层4,在种植土层4上设有铺装层9,铺装层9的顶部与盖板7顶部基本相平,铺装层9可以由带孔的种植砖等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9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