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墨列管式热回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9650.1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04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殷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鸿源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列管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回收器,尤其涉及一种制碱过程中生石灰消化产生的热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碱行业中,氨碱法制纯碱过程中,氨的回收需要消耗大量的石灰乳,因此生石灰(CaO)消化制取石灰乳成为氨碱法制纯碱过程中必要的程序。
石灰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90~98℃的水蒸汽。目前,国内氨碱厂通常在化灰机尾部拔气筒装有热回收器,采用化灰用水直接喷淋换热回收热量,但该种热回收方式不能充分回收石灰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蒸汽,且影响拔气筒蒸汽拔出,因而该种热回收器目前氨碱厂基本没有使用,石灰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蒸汽排空,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
热电厂冬季化学水车间淡水一般温度为5~10℃,需要用蒸汽加热提温至25℃才能达到水处理的适宜温度;同时热电厂脱盐水温度由25℃用蒸汽提温至100℃以上在除氧器内除氧后方可进入锅炉使用。这都需要消耗大量蒸汽。为此,在化灰机尾部拔气筒上,开发一种能够给热电厂淡水及脱盐水提温的新型热回收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石墨列管式热回收器,其其可使原水(或脱盐水)温度提高,从而达到回收石灰车间化灰机余热的目的起到了节能增效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上气室、间隔室、下气室、灰乳沉降室,间隔室位于上气室和下气室之间,其分别与上气室、下气室之间设置第一间隔管板、第二间隔管板,上气室的顶端设有上管板,下气室与灰乳沉降室之间设有下管板,所有的管板上皆设有管孔,上管板的管孔与第一间隔管板的管孔通过上石墨换热管连接,第二间隔管板的管孔与下管板的管孔通过下石墨换热管连接,上气室、下气室内分别交错间隔设置折流板,石墨换热管贯穿折流板;上气室的顶端设有蒸汽出口,灰乳沉降室的底端设有与蒸汽出口连通的蒸汽入口。
不透性石墨换热管是一种由人造石墨粉与一种专门生产的环氧-酚醛改性树脂混合后热固化挤压成型最后经过热处理的新型换热管,它和其它一切金属换热管的区别在于,除了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外,还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能,不污染介质,且内外壁非常光滑不易结垢等特点。其导热系数为148.63w/(m·k),仅次于铜、铝,比普通碳钢大2倍多,比不锈钢大6倍,多线胀系数为4.14×10-6×1/℃,在其化学稳定性方面,不透性石墨除了对强氧化性的酸和碱外,对大部分化学物质都是耐腐蚀的。在耐温方面,其使用温度可达最高170℃。
间隔室内设有第一冷凝水导出漏斗,灰乳沉降室内设有第二冷凝水导出漏斗,两个冷凝水导出漏斗皆与灰乳沉降室侧面设置的冷凝水出口连通。
上气室的侧面分别设有采暖水入口、采暖水出口。下气室的侧面分别设有换热水进口、换热水出口。
管孔与石墨换热管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采用三元乙丙(或氟橡胶)橡胶材质,石墨换热管单管可以更换,避免设备整机报废,消除了石墨换热管和管板之间的应力,大大延长了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零部件互换性好,维修清洗方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石墨列管式热回收器,所述回收石灰车间化灰机余热的装置;这样解决了氨碱法纯碱生产过程中化灰机产生的大量水蒸气热量难以有效利用的问题,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防止了热回收器结垢,能够连续长期稳定运行,且改善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蒸汽入口;3.灰乳沉降室;4.下管板;5.下气室;6.换热水进口;7.间隔室;8.第一冷凝水导出漏斗;9.第一间隔管板;10.上气室;11.采暖水入口;12.上管板;13.蒸汽出口;14.密封圈;15.折流板;16.石墨换热管;17.采暖水出口;18.第二间隔管板;19.下石墨换热管;20.换热水出口;21.管孔;22.第二冷凝水导出漏斗;23.冷凝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鸿源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鸿源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9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TO图案化方法
- 下一篇:星载计算机空间环境事件容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