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生物安全柜柜体内的风速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1096.0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05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蔺焕哲;于淼川;冯士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联哈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5/14 | 分类号: | G01P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生物 安全 体内 风速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速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生物安全柜柜体内的风速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大部分生物安全柜柜体内测风速均采用热球式风速传感器,此风速传感器的原理是测量热球温度变化,转换成风速变化,其缺点是反应速度慢,热球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热球式风速传感器反应速度慢,热球寿命短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生物安全柜柜体内的风速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生物安全柜柜体内的风速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外管、第二传感器外管和传感器内管,所述第一传感器外管和第二传感器外管分别焊接在传感器内管的两端;所述传感器内管的一段嵌套在第一传感器外管内,另一段嵌套在第二传感器外管内;所述第一传感器外管和第二传感器外管上均焊接有传感器支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感器外管的长度和第二传感器外管的长度之比为1:2。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感器外管和第二传感器外管之间具有切口,所述切口处焊接有铜焊条,所述铜焊条同时焊接在传感器内管上。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支管和第一传感器外管的焊接处还焊接有铜焊条。
进一步,所述传感器支管和第二传感器外管的焊接处还焊接有铜焊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生物安全柜柜体内的风速传感器在使用时,将直管水平于风速方向安装于风道中,反应速度明显提高,而且该风速传感器的寿命明显优于热球式风速传感器;在安全柜内使用,进风口只要有遮挡物,如手或是胳膊,传感器就会感应到,马上调整风机频率。遮挡物去处后仍然可以回到原来的运行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生物安全柜柜体内的风速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生物安全柜柜体内的风速传感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4所示,所述应用于生物安全柜柜体内的风速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外管1、第二传感器外管6和传感器内管2,所述第一传感器外管1和第二传感器外管6分别焊接在传感器内管2的两端;所述传感器内管2的一段嵌套在第一传感器外管1内,另一段嵌套在第二传感器外管6内;所述第一传感器外管1和第二传感器外管6上均焊接有传感器支管3。所述第一传感器外管1的长度和第二传感器外管6的长度之比为1:2。所述第一传感器外管1和第二传感器外管6之间具有切口5,所述切口5处焊接有铜焊条4,所述铜焊条4同时焊接在传感器内管2上。所述传感器支管3和第一传感器外管1的焊接处还焊接有铜焊条4。所述传感器支管3和第二传感器外管6的焊接处还焊接有铜焊条4。
将两个传感器外管安装于风道中,在两个传感器外管之间用一段外径与传感器内径相同的传感器内管做遮挡增加传感器外管的风阻,在第一传感器外管的入口端和第二传感器外管的出口端分别引出一根传感器支管,对这两根传感器支管内的压差进行测量。传感器外管中没有空气流动时,压差为零;当有空气从第一传感器外管的入口端流向第二传感器外管的出口端时,第一传感器外管和第二传感器外管内便产生了压差,入口压力大于出口压力产生正压差。风速越小,压差越小;风速越大,压差也就越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联哈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联哈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1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