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摆式摩擦阻尼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1179.X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8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珩;陈彦北;夏俊勇;胡宇新;郭红锋;罗勇欢;王小波;李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4B1/36;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式 摩擦 阻尼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和桥梁领域,特别是一种摆式摩擦阻尼支座。
背景技术
摩擦摆系统是1985年美国的Dr.Victor Zayas首先提出的一种干摩擦滑移隔震体系,主要原理是将桥梁或网架结构物本身与地面隔离,利用摩擦面的设计周期来延长结构物的振动周期,减少地震引起的动力放大效应,通过调节摩擦面的摩擦系数,有效地消耗地震能量。
我国当前使用的支座一般只提供竖向承压、滑移、转动的基本功能,并不具备缓冲由发生地震引起的强大水平力的能力,即目前的支座均存在抗震性能不足,恢复调整困难等缺陷,在受到地震作用而发生位移时需人工进行调整,桥梁后期维护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摆式摩擦阻尼支座,能够将地震发生时所产生的震动能量转化为热能,通过摆式结构实现将地震能量转化为势能,进而实现阻尼功效,提高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摆式摩擦阻尼支座,包括:一种摆式摩擦阻尼支座,包括:下支座板;中间衬板,可滑动地设置在下支座板的上表面;上滑动板,可滑动地设置在中间衬板上方;上锚碇板,设置于上滑动板上,与上滑动板连接。
进一步地,上锚碇板和上滑动板通过剪力卡榫连接。
进一步地,上滑动板的下表面中部形成有转动槽,中间衬板的上端位于转动槽中。
进一步地,上滑动板底面镶嵌有滑动耐磨板,中间衬板顶面设置有第一滑板,滑动耐磨板与第一滑板形成摩擦副。
进一步地,滑动耐磨板是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动耐磨板。
进一步地,下支座板的上表面中部形成滑动槽,中间衬板的下端位于滑动槽中。
进一步地,中间衬板下端的下表面镶嵌有抗震耐磨板,下支座板顶面设置第二滑板与抗震耐磨板形成摩擦副。
进一步地,抗震耐磨板是耐热耐磨板。
进一步地,在下支座板侧面设置有与中间衬板连接的剪力块。
进一步地,下支座板上表面为圆凹弧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除具有普通支座的功能外,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复位功能,隔震效果好,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使用寿命长,特别适用于铁路、公路等高震区大型多跨连续梁,是一种实用性强、成本低的具有减隔震功能的支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摆式摩擦阻尼支座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摆式摩擦阻尼支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摆式摩擦阻尼支座处于正常状态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摆式摩擦阻尼支座处于地震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摆式摩擦阻尼支座的正视剖面示意图,包括:位于支座最上端的上锚碇板1、与上锚碇板1连接的上滑动板3、位于支座底端的下支座板7、所述上滑动板3和下支座板7之间的中间衬板4等。上锚碇板1用剪力卡榫2和上滑动板3联接,剪力卡榫2的结构便于安装和抽换,上滑动板3底面镶嵌有滑动耐磨板5,中间衬板4顶面设置不锈钢滑板与滑动耐磨板5形成摩擦副,提供支座的转动功能,下支座板7内部与中间衬板4之间形成转动槽,便于转动。中间衬板4底面镶嵌有抗震耐磨板6,侧面装有耐磨板9,中间衬板4与下支座板7上贴覆的不锈钢滑板8形成摩擦副,提供支座的震后滑动功能。
优选地,滑动耐磨板5和抗震耐磨板6为具有特殊滑动性能的耐热型耐磨板,例如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动耐磨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1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迹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嵌段聚醚两性离子稠油乳化降粘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