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锅烟气自动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1260.8 | 申请日: | 2011-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3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万立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立保 |
主分类号: | F23J15/04 | 分类号: | F23J15/04;B01D47/02;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2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锅 烟气 自动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火锅烟气自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涮火锅是人们非常喜爱的就餐方式之一,邀请亲朋好友围坐在火锅边,边煮边吃,边吃边谈,是一种理想的欢聚、交流方式。但在室内吃火锅存在一个众所周知的缺点,就是空气污染严重,各种食物在煎煮过程中释放的气味以及有的采用燃料燃烧而放出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充斥在室内空气中,使就餐者感觉不舒服,而且影响人体健康。目前,也有的在室内采取排气扇或其它抽风方式对火锅所释放的废气、废热向室外排放,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了室内的污染程度,但室内空气环境中火锅仍不断地产生烟气,人们就餐环境并没有彻底得到改善;而且向外排放的废气也污染其它居民的居住环境。此外,通常情况下火锅的锅壁是暴露在外的,人们在涮火锅时总是很注意以避免手触碰到火锅的锅壁,尤其是带有小孩就餐时很令人非常担心小孩被烫,总让人有种不安全的因素存在而分散注意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火锅所释放的废气自动进行净化且能安全使用的火锅烟气自动净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锅烟气自动净化装置,包括收集盘、离心风机、吸风管道、烟气净化装置及送风管道,所述收集盘为中空的圆柱状,收集盘设置有内壁、中壁和外壁,收集盘的顶部为上面板,收集盘的底部为底面板;所述收集盘的内壁及收集盘中壁内侧的底面板上设置一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与吸风管道连通;在所述的吸风管道上设置一个离心风机,吸风管道的另一端与烟气吸附装置连通;所述收集盘的吸风口正对面一侧的收集盘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底面板设置一个送风口,送风口与送风管道连通,所述送风管道的另一端与烟气净化装置连通;所述内壁位于火锅的上部均匀地设置出风孔;
所述烟气净化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进气孔,烟气净化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排气孔;所述烟气净化装置上端面设置一个进水阀,烟气净化装置的下端面设置一个放水阀;烟气净化装置内从进气孔至排气孔的方向等距离排布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挡风板,每组挡风板不少于三块;每组挡风板的每块挡风板上下等距离且错位排布,每块挡风板两端与箱体两侧壁固定连接,每块挡风板与箱体底板的夹角为45°
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内从进气孔至排气孔的方向等距离排布三组挡风板,每组挡风板设置有五块挡风板。
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内的水位位于每组挡风板最下面挡风板上端面的下面且在最下面挡风板的底端面之上。
所述烟气净化装置的侧壁设置一显示水位的装置。
所述显示水位的装置为一透明的玻璃管。
所述收集盘的外壁位于火锅桌面下部均匀地设置散风孔或者在收集盘的底面板上均匀地设置散风孔。
所述送风口的中壁和外壁之间设置一个风量调节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火锅烟气净化装置使火锅的各种食物在煎煮时产生的气味或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等均被火锅烟气净化装置所吸附,让就餐环境的空气新鲜,使就餐者感觉舒适,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火锅烟气不向室外排放,完全做到了不扰民,也不污染环境;又由于火锅烟气回收装置设置有被净化后冷却的气体经过送风管道而使得火锅的锅壁及其它温度较高的部位不被暴露在外,这极大地提高了火锅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火锅烟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火锅烟气自动净化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收集盘的A-A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收集盘的B-B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收集盘底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烟气净化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烟气净化装置的C-C剖示图。
图中:1、收集盘,2、离心风机,3、吸风管道,4、烟气净化装置,5、送风管道,6、内壁,7、中壁,8、外壁,9、吸风口,10、出风孔,11、散风孔,12、风量调节板,13、上面板,14、底面板,15、送风口,16、进气孔,17、排气孔,18、进水阀,19、放水阀,20、挡风板,21、显示水位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火锅烟气回收装置由收集盘1、离心风机2、吸风管道3、烟气吸附装置4及送风管道5组成,在吸风管道3上设置有离心风机2,吸风管道3的另一端与烟气吸附装置4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立保,未经万立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12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