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灰型内燃式火焰分输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2227.7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3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奎;孙国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奎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F23J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徐爱萍 |
地址: | 15005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灰型 内燃 火焰 分输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灰型内燃式火焰分输器,属于锅炉尤其是负压锅炉的高能脉冲燃气吹灰系统设备的关键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吹灰锅炉运行参数的变化以及多数锅炉的负压工况下,锅炉脉冲燃气吹灰器的重要部件-内燃式火焰分输器在工作时,其可燃混合气的体积配比达不到理论配比要求,并造成可燃气(通常是乙炔)过量。过量的可燃气(乙炔)在点火室内爆燃产生很多炭灰。这些灰分又很快积满点火室导致分输器不能正常充气和点火爆燃,使吹灰装置无法工作,影响锅炉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灰型内燃式火焰分输器,以解决现有内燃式火焰分输器在负压锅炉使用中时点火室积满的炭灰导致其无法正常充气和点火爆燃,使吹灰装置无法工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输器包括自由浮式转子、弹性器件、静子、电嘴和点火室,自由浮式转子经弹性器件悬挂在静子的下方,且自由浮式转子的上端面与静子的下端面严密接触,自由浮式转子上垂直加工有与静子上的出口相连通的转子出口,安装有电嘴的点火室的外壳固定在静子的下方,所述分输器还包括圆台形壳体和积灰出口管,点火室的外壳的下方与圆台形壳体的大直径端连通,圆台形壳体的小直径端与积灰出口管连通,点火室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可燃混合气出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点火室的外壳的下方与圆台形壳体的大直径端连通,增大了点火室的容积,可容纳积灰量增加,延长了清理分输器积灰的时间,有利于锅炉吹灰;2、圆台形壳体的小直径端与积灰出口管连通,手动清灰方便;3、避免了由于锅炉工况导致可燃气体达不到体积配比的理论值在点火室产生大量积灰,从而影响锅炉吹灰的可能性,保证锅炉吹灰正常进行;4、有效地扩大了内燃式火焰分输器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参数和不同运行工况的锅炉高能脉冲燃气吹灰。使内燃式火焰分输器结构更加完善,性能特点更加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分输器包括自由浮式转子1、弹性器件2、静子3、电嘴6和点火室7,自由浮式转子1经弹性器件2悬挂在静子3的下方,且自由浮式转子1的上端面与静子3的下端面严密接触,自由浮式转子1上垂直加工有与静子3上的出口4相连通的转子出口5,安装有电嘴6的点火室7的外壳固定在静子3的下方,所述分输器还包括圆台形壳体8和积灰出口管9,点火室7的外壳的下方与圆台形壳体8的大直径端连通,圆台形壳体8的小直径端与积灰出口管9连通,点火室7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可燃混合气出口11。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分输器还包括阀门12,积灰出口管9上装有阀门12,此结构可以自动或半自动定期清灰,清灰可在锅炉吹灰前或吹灰后进行,效果好。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工作原理:手动清除积灰,积灰出口管9的出口端封堵,排灰时卸下封堵,用搅棒深入点火室7搅动除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奎,未经刘洪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2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腐收尘节能烟囱
- 下一篇:可调节的高温蓄热式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