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暖气控制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3075.2 | 申请日: | 2011-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2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盛成;张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F16K21/04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暖气 控制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暖气控制开关,属于阀门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有多种暖气开关,如电磁开关、机械类等多种开关。但是电磁开关缺点较多:1、其造价较高,不适合广泛推广;2、不能有效的根据室内温度的高低对暖气的供应量进行相应的控制。机械类开关虽然其造价较低,但是其灵敏度较低。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当今人们的生活需要——不能根据人们的需要对暖气的开与关进行适当的控制。本新型装置首先造价较低,其次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根据温度和时间对暖气的开关进行相应的控制。使用户处于一种适宜的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根据室内温度高低从而控制暖气供应的智能暖气控制开关。
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阀门,阀门的手柄为齿轮,齿轮与电动机轴上的齿轮啮合,第一电源与声敏电阻和第一光敏电阻串联连接,第一光敏电阻与电阻串联连接,电阻与第二光敏电阻串联连接,电阻或第二光敏电阻一侧设有红外温度计。电阻、第二光敏电阻、红外温度计置于暗箱内,第二光敏电阻与第三光敏电阻连接,第三光敏电阻一侧设有第二红外温度计,第三光敏电阻与第二红外温度计置于第二暗箱内,第三光敏电阻与电磁铁连接;第二光敏电阻与第四光敏电阻连接,在第四光敏电阻一侧设有第三红外温度计,第四光敏电阻与第三红外温度计置于第三暗箱内,第四光敏电阻与电磁铁连接。电动机与单刀双置开关连接,单刀双置开关分别与第四电源和第五电源连接,单刀双置开关置于电磁铁下方。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光敏电阻和声敏电阻上并联有发光二级管和开关,发光二级管与开关串联连接。
在第四光敏电阻或第三光敏电阻的导线上并联有第二电源和第三电源,第二电源和第三电源的正负极相反设置,第二电源与第一定时开关串联连接,第三电源与第二定时开关串联连接,第二电源与第三电源与定时开关串联后外接导线分别与电磁铁连接。
本新型实用装置有以下特点
1、拥有室内无人和室内有人两种工作模式,当处于室内无人模式下,智能开关将受到声敏电阻的控制,处于关闭状态。当处于室内有人模式下时,其控制系统又分为白天工作模式和夜晚工作模式。当处于白天工作模式下时,其好、控制系统受到光敏,声敏电阻和温控开关的控制。当处于夜晚工作模式下时,温控开关将单独进行对电路的控制,从而控制暖气阀门的开与关。当然各个不同的工作模式也可以进行人为的设定与控制,使之满足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对暖气供暖的不同需求。
2、将各种控制开关集于一体。真正实现了根据不同条件对暖气的供应进行相应的控制,使室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人体适宜的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装置的安装位置图;
图2为本新型装置的电路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新型装置的安装后的主视图;
图4为本新型装置的安装后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阀门33为球阀,阀门33的手柄由齿轮32替代,齿轮32与电动机轴上的齿轮31啮合,第一电源19与声敏电阻18和第一光敏电阻16串联连接,第一光敏电阻16与电阻13串联连接,电阻13与第二光敏电阻12串联连接,电阻13或第二光敏电阻12一侧设有红外温度计20。电阻13、第二光敏电阻12、红外温度计20置于暗箱内14,第二光敏电阻12与第三光敏电阻10连接,第三光敏电阻10一侧设有第二红外温度计11,第三光敏电阻10与第二红外温度计11置于第二暗箱9内,第三光敏电阻10与电磁铁28连接;第二光敏电阻12与第四光敏电阻23连接,在第四光敏电阻23一侧设有第三红外温度计22,第四光敏电阻23与第三红外温度计22置于第三暗箱21内,第四光敏电阻23与电磁铁28连接。电动机27与单刀双置开关26连接,单刀双置开关26分别与第四电源25和第五电源24连接,单刀双置开关26置于电磁铁28下方;在第一光敏电阻16和声敏电阻18上并联有发光二级管17、开关15,发光二级管17与开关15串联连接;在第四光敏电阻23或第三光敏电阻10的导线上并联有第二电源5和第三电源7,第二电源5和第三电源7的正负极相反设置,在第四光敏电阻23或第三光敏电阻10的导线上并联有第二电源5和第三电源7,第二电源5和第三电源7的正负极相反设置,第二电源5与第一定时开关6串联后与第三电源7并联,第三电源7与第二定时开关8串联后与电磁铁2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3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