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法防冻雨输电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3807.8 | 申请日: | 2011-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3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冯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世英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冻雨 输电 导线 | ||
技术领域
一种油气法防冻雨输电导线,属于输电线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前本人发明了通油法防冻雨输电导线,专利号200910134537.6和通风法防冻雨输电导线,专利号200910134538.0,但这两种设计都有一定的缺陷,一是通油法防冻雨输电导线在使用时要输入较多的油,增加了较多的电网运行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线路的较多重量。二是通风法防冻雨输电导线,它的除水效果不佳,由于输电的导线由若干股裸线组成,而单股裸线的直径又较大,风又是从裸线之间的缝隙中吹出的,所以在离风较远的裸线表面容易因存水而局部形成冻雨,对整个输电线路还是存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油气法防冻雨输电导线,以此来弥补上述两种输电导线在使用上的缺陷。油气法防冻雨输电导线,用通油法、通风法防冻雨输导线的两种设计方案都能改装实现,是这两种输电导线的技改项目。本申请以“通风法防冻雨输电导线”为例进行技术方案改进设计。
在通风法防冻雨输电导线的设计方案中增加储油箱,储油箱设置在压风机旁边的支架上,在绝缘风管上打洞安装油管,油管和绝缘风管相连成一体,油管的端头在绝缘风管的中间位置处,油管的另一端和储油箱的底部相连通,储油箱内的油通过油管能够顺利的流入到绝缘风管内,在油管上设有开关,用于控制进入绝缘风管内的油量。
使用时先打开压风机向输电导线内送风,压风机运行正常后开启油管上的开关,储油箱内的油通过油管进入到绝缘风管内后,在绝缘风管内的高速气流的强力冲击下,迅速雾化而形成油气,带油的风即油气在整个管道内通过气孔从导线缝隙吹向外界,在吹走线上雨水的同时,油被残留在了导线的表面并向外渗透,从而使整个导线的表面形成了一层油膜,这时,落在导线上的雨水由于油的憎水性和风吹力的双重作用而迅速落下,达到了彻底防冻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改进后的管道输电线路图 图2、原导线截面图
1、管道,2、气孔,3、压风机,4、绝缘风管,5、绞线,6、储油箱,7、油管,8、开关,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在通风法防冻雨输电导线的设计方案中增加储油箱6,储油箱6设置在压风机3旁边的支架9上,在绝缘风管4上打洞安装油管7,油管7和绝缘风管4相连成一体,油管7的端头在绝缘风管4的中间位置处,油管7的另一端和储油箱6的底部相连通,储油箱6内的油通过油管7能够顺利的流入到绝缘风管4内,在油管7上设有开关8,用于控制进入绝缘风管4内的油量。
使用时先打开压风机3向输电导线内送风,压风机3运行正常后开启油管7上的开关8,储油箱6内的油通过油管7进入到绝缘风管4内后,在绝缘风管4内的高速气流的强力冲击下,迅速雾化而形成油气,带油的风即油气在整个管道1内通过气孔2从导线缝隙吹向外界,在风吹走线上雨水的同时,油被残留在了绞线5的表面并向外渗透,从而使整个导线的表面形成了一层油膜,落在导线上的雨水由于油的憎水性和风吹力的双重作用而迅速落下,达到了彻底防冻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世英,未经冯世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38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模式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云数据中心的用户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