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车架加强梁架的折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5197.5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9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俞峰;雷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峰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车架 强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自行车,尤其涉及对折叠自行车的车梁进行折叠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自行车的车架结构包括一个固定车座的立管,连接车座立管和车把头的车梁,此时车梁与立管之间成一个角度,为了稳固车架的整体结构,通常还需要设置一根分别与立管和车梁都相交固定的加强梁架,加强梁架、车梁和车座立管构成稳定不易变形的三角支架结构,保持车整体的稳定和承重,在折叠车的设计中,通常需要将车梁弯折,通常在车梁上会加装一个折叠器,对车梁进行弯折。而对应的在车梁上方的加强梁架也必须随之一起弯折,因为加强梁架是起到加强车架整体强度,承担绝大部分重量和应力的部位,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必须做到转动轴必须完全重合,制造精度要高,而且不能出现运动干涉的情况,所以对加强梁架也采用折叠器的设计方案相当勉强。
在专利201020246212.5自行车车梁补强结构中,是采取在车架的三角支架结构中,每两根杆夹角处设置加强筋,而在加强梁架则分为两段,两者的对合面上安装折叠接头,这样的优点是加强梁架可以将承担受力部分转移给加强筋来分担,而对折叠接头部分对准精度、承重能力要求降低;而其缺点也很明显,折叠车优化设计最重要的考量就是质轻、方便、简单,而加强筋使得整体设计变笨重,加重了车体重量。
而专利00260163.X单梁折叠自行车折叠头的加强机构中公开了加强杆被分为两段,其对应着的两个端面设有互相吻合的凹台和凸台,通过这一凹凸对应的结构嵌入扣合在一起,这种结构稳定性不强,只能简单定位,而且对结构设计的定位精度要求很高,相对位置不可以调节,所以这种结构设计的不论是从强度、稳定性还是从精度来说都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满足承重强度要求、不增加车体重量、能方便脱离又能稳定扣合在一起加强梁架的折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折叠车上的加强梁架,被分为前后两段,分别是前梁架和后梁架,在两段梁架的端面之间设有加强梁架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架折叠装置包括安装在前梁架端面的前堵头和安装在后梁架上的后堵头,在前堵头上设有一个可以与前堵头之间轴向调节活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后堵头通过锥度圆筒和内陷凹槽结构定位配合。
所述连接块与前堵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两者之间的距离通过拧紧或者松开就可以调节。
所述连接块与前堵头之间通过嵌套连接,连接部位之间设有可以让两者轴向移动的弹簧。
所述连接块与后堵头通过锥度圆筒和内陷凹槽结构,是指后堵头制成具有锥度的圆筒结构,而对应着后堵头的连接块则具有一个能卡在锥度圆筒上的内陷凹槽。
所述连接块与后堵头通过锥度圆筒和内陷凹槽结构,在所述连接块上制成一个具有锥度圆筒,而对应着连接块的后堵头上则具有一个能卡在锥度圆筒上的内陷凹槽。
所述后堵头上具有一个能卡在锥度圆筒上的内圆锥孔。
所述连接块和后堵头之间通过滑移的内陷凹槽卡在锥度圆上实现定位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车梁的强度,采用的是很简单配合结构,通过锥度和可以移动的活动连接块来锁住前梁架和后梁架,保持车架整体稳定。整体质量轻,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例的剖面结构视图。
其中:1、后梁架;2、后堵头;3、连接块;4、前堵头;5、前梁架;6、锥度圆筒;7、内陷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在折叠车上的加强梁架,被分为前后两段,分别是前梁架5和后梁架1,在两段梁架的端面之间设有加强梁架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架折叠装置包括安装在前梁架5端面的前堵头4和安装在后梁架1上的后堵头2,在前堵头4上设有一个可以与前堵头之间轴向调节活动的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与后堵头2通过锥度圆筒和内陷凹槽结构定位配合。
所述连接块3与前堵头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两者之间的距离通过拧紧或者松开就可以调节。
所述连接块3与前堵头4之间通过嵌套连接,连接部位之间设有可以让两者轴向移动的弹簧。
所述连接块与后堵头通过锥度圆筒和内陷凹槽结构,是指后堵头制成具有锥度的圆筒结构,而对应着后堵头的连接块则具有一个能卡在锥度圆筒上的内陷凹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将内陷凹槽做成特定形状,比如内圆锥孔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峰,未经俞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51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