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双球囊的颈动脉内转流阻断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7090.4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新;黄俊峰;郭大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双球囊 颈动脉 内转流 阻断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双球囊的颈动脉内转流阻断导管,用于颈动脉体瘤手术时控制瘤体出血并保持脑血供,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颈动脉体瘤是化学感受器瘤,较为少见,病因不明,慢性缺氧、生活在高原地带以及遗传有一定关系。颈动脉体瘤血运丰富,成红褐色,位于颈动脉分叉的外鞘内,直径小者1cm,大者可达10cm以上。颈动脉体瘤的血运来自颈外动脉,其回流通过咽静脉和咽喉静脉。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瘤体切除术,即将其自颈动脉分叉处加以完整切除而不损伤颈动脉系统。颈动脉体瘤血供丰富,又与重要血管神经关系密切,术中发生大出血和术后卒中是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因此手术时保持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完整和大脑充分的血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颈动脉体瘤手术切除时,应首先暴露颈总动脉的近心端和颈内动脉远心端,采用塑料带圈套及无创血管钳钳夹,以便控制术中出血,但阻断颈总动脉将影响脑部血供,特别是对于体积较大包绕颈内动脉的颈动脉体瘤,手术剥离困难,脑部血供阻断时间长,术前应充分评估颈内动脉重建时脑功能耐受情况,通常的方法是术前每日以手指压迫患侧颈总动脉逐渐自数分钟至30分钟,有助于预防脑缺血,但准备时间长,效果不确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颈动脉体瘤手术时阻断瘤体血供(颈外动脉)并保持脑血供(颈内动脉)血管腔内转流阻断导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双球囊的颈动脉内转流阻断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流管,转流管的前段外侧设置有颈内动脉阻断球囊和颈总动脉阻断球囊,颈内动脉阻断球囊和颈总动脉阻断球囊分别连接颈内动脉球囊注水管和颈总动脉球囊注水管,转流管位于颈内动脉阻断球囊远心端的位置设有远端侧孔,转流管位于颈总动脉阻断球囊近心端的位置设有近端侧孔。
优选地,所述的颈内动脉球囊注水管和颈总动脉球囊注水管上分别设有颈内动脉球囊注水管开关和颈总动脉球囊注水管开关。
优选地,所述的转流管的后段连接排气管,排气管设有排气管开关。
本实用新型在颈动脉体瘤术中,直视下由颈总动脉近端穿刺置入颈总动脉,进入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阻断球囊和颈内动脉阻断球囊及球囊远近端侧孔设计,阻断了颈外动脉对瘤体的血供并保证了颈内动脉对大脑的血供。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穿刺损伤小,便于操作。术中直视下穿刺置管操作简便安全,腔内转流不影响手术操作;双球囊设计阻断了颈外动脉对瘤体血供,较少了术中大出血风险,保证脑血供,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的风险和痛苦。
附图说明
图1 为带双球囊的颈动脉内转流阻断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带双球囊的颈动脉内转流阻断导管的术中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带双球囊的颈动脉内转流阻断导管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带双球囊的颈动脉内转流阻断导管包括转流管3,转流管3的前段外侧设置有颈内动脉阻断球囊4和颈总动脉阻断球囊5,颈内动脉阻断球囊4和颈总动脉阻断球囊5分别连接颈内动脉球囊注水管和颈总动脉球囊注水管,颈内动脉球囊注水管和颈总动脉球囊注水管上分别设有颈内动脉球囊注水管开关7和颈总动脉球囊注水管开关6,术中注射生理盐水后可分别阻断颈总动脉的前向血流和颈内动脉的逆向血流,转流管3位于颈内动脉阻断球囊4远心端的位置设有远端侧孔9,转流管3位于颈总动脉阻断球囊5近心端的位置设有近端侧孔8,阻断后颈总动脉的血流可通过近端侧孔8——转流管3内腔——远端侧孔9的方向灌注颈内动脉,同时阻断颈外动脉方向的血流。所述的转流管3的后段连接排气管,排气管设有排气管开关2。本实用新型可按需制成不同的规格型号。
如图2所示,为带双球囊的颈动脉内转流阻断导管的术中工作原理示意图,手术暴露颈总动脉10,颈内动脉11,颈外动脉12及颈动脉体瘤13。用肝素生理盐水分别于转流管开关1,及其排气管开关2反复冲洗抽吸排气;患者全身肝素化,预防血栓形成。由颈总动脉近端血管外膜用3-0血管缝线做双重荷包缝合,于荷包中心穿刺导入转流管3,在颈总动脉10及颈内动脉11外壁用手触摸协助转流管3顺利由颈总动脉10进入颈内动脉11,调节颈内动脉球囊4和颈总动脉球囊5位置,由颈总动脉球囊注水管开关6注入2ml肝素生理盐水,扩张颈总动脉球囊5阻断颈总动脉10;由颈内动脉球囊注水管开关7注入1ml肝素生理盐水,扩张颈内动脉球囊4阻断颈内血返流血,此时颈外动脉12向颈动脉体瘤13血供被阻断,颈内动脉11血供从颈总动脉10由近端侧孔8进入转流管3,从远端侧孔9流入颈内动脉11,保持大脑血供,如图2。即可实施手术切除颈动脉体瘤,手术完成后分别抽吸颈总动脉球囊注水管开关6和颈内动脉球囊注水管开关7,完全回收颈总动脉球囊5和颈内动脉球囊4后,将转流管3退出颈总动脉,双重结扎荷包缝合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7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