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纤维拉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7246.9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5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治;童学功;王新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丹凤集团桐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2 | 分类号: | C03B3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1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拉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玻璃纤维电子纺织纱拉丝生产过程中的玻璃纤维拉丝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电子纺织纱拉丝生产过程中,高温玻璃液从漏板的上百个漏嘴中流出,经过冷却片的冷却,形成连续不断的玻璃纤维,再通过集束器来进行集束,才能形成一束玻璃纤维电子纺织纱原丝。冷却片的冷却效果决定着高温玻璃液是否能够顺利凝固成玻璃纤维,并且直接影响到玻璃纤维电子纺织纱原丝的拉丝生产效率,以及所生产的玻璃纤维电子纺织纱原丝产品的品质。而现有技术中玻璃纤维拉丝装置的冷却片整片沿漏板横向布置,冷却水从漏板的一侧供水,如图1、2所示。由于冷却片过长,导致冷却水在冷却片中的循环时间加长,对玻璃液流出漏板漏嘴时的冷却效果不足,进而导致玻璃纤维电子纺织纱原丝拉丝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拉丝装置,其可最大程度地改善冷却片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纤维拉丝装置,包括漏板及布置在漏板下方的冷却片,所述冷却片双插对称布置在所述漏板下方,漏板两侧设冷却片座,所述冷却片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冷却片座上,并经各自的泠却水管循环供水。
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片长只有现有技术中冷却片长度的二分之一,从理论上讲冷却水的循环时间减少的一半,这样就加速了循环冷却水流动速度,带走的热量增加了一培。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冷却片对玻璃液流出漏板漏嘴时的冷却效果,从而保证玻璃纤维电子纺织纱原丝拉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拉丝生产的生产效率,以此提高玻璃纤维电子纺织纱原丝拉丝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玻璃纤维拉丝装置俯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玻璃纤维拉丝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中1、冷却片,2、冷却片座,3、冷却水管,4、漏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漏板4和冷却片1。冷却片1双插对称布置在漏板4下方,漏板两侧设冷却片座2,冷却片1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冷却片座2上,冷却水管3对冷却片1循环供冷却水。冷却片的宽度和厚度,可以根据漏板漏嘴规格的不同,作具体的确定。
调整两个双插对称布置的冷却片位置,使两个冷却片尽可能地接近,并且使冷却片与漏板漏嘴的距离适中,就可以达到改善冷却片冷却效果,提高玻璃纤维电子纺织纱原丝拉丝生产效率的目的。冷却片本身长度较短,离冷却水比较近,在拉丝生产过程中,双插对称布置的冷却片从两面对漏板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可最大程度地改善冷却片的冷却效果,保证玻璃纤维电子纺织纱原丝拉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拉丝生产的生产效率,使单台玻璃纤维电子纺织纱原丝拉丝台位的拉丝生产开台率平均可以提高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丹凤集团桐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丹凤集团桐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7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