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电发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7576.8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9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冠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田电热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8 | 分类号: | H05B3/48;H05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管,特别是指一种电发热管的接电端子上依次串联连接有温度控制开关、电子控制器以及保险管的电发热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管状电热管是以金属管为外壳,沿管内中心轴向均布螺旋电热合金丝的产品,其空隙填充压实具有良好绝缘导热性能的氧化镁砂,管口两端用硅胶密封,这种金属铠装电热元件可以加热空气,金属模具和各种液体。金属管状电热管,是在金属管中放入电热元件,并在空隙部分紧密填充有良好耐热性、导热性和绝缘性的结晶氧化镁粉,在经其它工艺处理而成。它具有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热效率高、安全可靠、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各种硝石槽、水槽、油槽、酸碱槽、易熔金属熔化炉、空气加热炉、干燥炉、干燥箱、热压模等装置。
但是就现在出现的电热管而言其内部都没有设置任何的电流保护以及温度自动控制装置,这样在具体使用的时候会给客户带来极大的不便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电发热管,其电发热管的接电端子上依次串联连接有温度控制开关、电子控制器以及保险管,从而可以方便人们使用增强电热管的整体安全性能,而此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电发热管,其包括电发热管、温度控制开关、电子温度控制器以及保险管,其中,该电发热管两端设置有接电端子,该温度控制开关、该电子控制器以及该保险管依次串联连接在该电发热管一端的该接电端子上。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通过该接电端子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在外部电路中,由于该温度控制开关、该电子温度控制器以及该保险管是依次串联连接在该电发热管一端的该接电端子上的,所以当发生电流过大或者短路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该保险管进行过载保护,另外通过该温度控制开关可以方便人们预先设定加热温度值,当达到特定的温度后通过该温度控制开关可以使本实用新型自动断电,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通过该电子温度控制器可以随时调整改变通电电流从而达到控制整体电发热管温度的作用。
该电发热管包括管体以及加热丝,该加热丝设置在该管体中,该加热丝两端分别与该接电端子相连接,在该管体与该加热丝之间填充有镁粉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通过该接电端子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在外部电路中,由于该温度控制开关、该电子温度控制器以及该保险管是依次串联连接在该电发热管一端的该接电端子上的,所以当发生电流过大或者短路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该保险管进行过载保护,另外通过该温度控制开关可以方便人们预先设定加热温度值,当达到特定的温度后通过该温度控制开关可以使本实用新型自动断电,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通过该电子温度控制器可以随时调整改变通电电流从而达到控制整体电发热管温度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电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一种智能电发热管,其包括电发热管10、温度控制开关20、电子温度控制器30以及保险管40,其中,该电发热管10两端设置有接电端子11。
该温度控制开关20、该电子控制器30以及该保险管40依次串联连接在该电发热管10一端的该接电端子11上。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通过该接电端子11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在外部电路中,由于该温度控制开关20、该电子温度控制器30以及该保险管40是依次串联连接在该电发热管10一端的该接电端子11上的。
所以当发生电流过大或者短路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该保险管40进行过载保护。
另外通过该温度控制开关20可以方便人们预先设定加热温度值,当达到特定的温度后通过该温度控制开关20可以使本实用新型自动断电。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通过该电子温度控制器30可以随时调整改变通电电流从而达到控制整体电发热管温度的作用。
该电发热管10包括管体12以及加热丝13,该加热丝13设置在该管体12中,该加热丝13两端分别与该接电端子11相连接,在该管体12与该加热丝13之间填充有镁粉层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田电热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田电热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75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