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式捞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8175.4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2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广林 |
主分类号: | A01K77/00 | 分类号: | A01K7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式 捞鱼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尤其是一种新式捞鱼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们在捕鱼、钓鱼或养鱼的时候,经常使用捞网转移鱼类。但是,当人们捞鱼出水时,鱼儿会激烈挣扎,在此情况下,为了不让鱼儿跑掉人们通常都会用手盖住捞网开口用于封口,也因此缩小了手臂与鱼儿的距离,很容易被捞网划伤或者被鱼咬伤,给人们带来极大麻烦;另外,鱼儿在被捞起的时候已经完全脱离水面,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现在市场上急需一种新式捞鱼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捞鱼器,用于解决普通捞鱼工具安全性低以及无法封口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新式捞鱼器,包括两个勺子,两个勺子的勺把交叉轴连接,且勺面位置对应,须保证两者封闭咬合;勺子的勺面为漏勺结构;勺把为螺纹伸缩结构,手持段套上防滑圈。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者双手分握两个勺子的勺把,张开两个勺面,然后用不带有透水孔的勺面捞起鱼,最后活动两个勺把,把两个勺面咬合在一起,形成封闭结构,确保鱼儿不会掉落,而且勺面内部有水,对鱼儿的生命不会造成影响。另外,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勺把的长度,适合自己使用便可;而勺把末端的防滑圈可增加摩擦力,避免滑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安全可靠,更可以保护使用者的手臂不被鱼网内的鱼咬伤和划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式捞鱼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新式捞鱼器,包括两个勺子1-1、1-2, 两个勺子的勺把交叉轴连接,且勺面位置对应,须保证两者封闭咬合;勺子1-1的勺面为漏勺结构;勺把为螺纹伸缩结构2,手持段套上防滑圈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广林,未经杨广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8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