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隔器胶筒打捞筒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9434.5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0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龙;张秀红;贺晓红;王玉香;牛强;栾红岩;何建霞;王怡鑫;王琳;姜庭义;张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隔器胶筒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油田油水井修井作业用的设备,是一种封隔器胶筒打捞筒。
背景技术
在油水井生产修井过程中,管柱上的封隔器胶筒破损后就会落入井内堵塞液流通道,造成油水井减产或停产,胶筒碎块还会被抽入抽油泵内内,造成抽油泵失灵油井不出油。为了消除脱落胶筒对生产的影响,现场采用了多种清除胶筒的技术和方法,常用的是下入一把抓、闭式开窗等工具进行打捞。但它们的打捞效果差,清除不彻底,致使作业冲砂、通井、下封隔器管柱时容易遇阻,设备下不到位,修井难度增大,油水井停产时间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封隔器胶筒打捞筒,可以打捞封隔器胶筒,消除封隔器胶筒脱落后对生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上接头、打捞筒,上接头下部有外螺纹,打捞筒上部有内螺纹,上接头下部的外螺纹与打捞筒上部的内螺纹连接,上接头上部有油管内螺纹,打捞筒下部开有多个锥形叉口,使其形成多个锥形片,在每个锥形片上开设倒V形槽缝,将V形槽缝内的锥形钢体向内蜗卷,蜗卷后的锥形钢体顶点连线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多个锥形片可将封隔器胶筒引入打捞筒内,使封隔器胶筒进入锥形钢体之上,当打捞筒下至井底撞击后,锥形片、锥形钢体向内变形,将进入锥形钢体之上的封隔器胶筒包住,使其在提升过程中不会脱落,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将井内胶筒彻底清除,使作业冲砂、通井、下封隔器管柱时不会遇阻,设备能下到位,油水井修井时间短,正常生产时间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全剖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从A-A处剖开后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上接头1、打捞筒2,上接头1下部有外螺纹,打捞筒2上部有内螺纹,上接头1下部的外螺纹与打捞筒2上部的内螺纹连接,上接头1下部设置外螺纹,打捞筒2上部设置内螺纹,可以使打捞筒2外径大,内部空腔大,增大储存胶筒的空间,上接头1上部有油管内螺纹,以便与打捞管柱连接,打捞筒2下部开有多个锥形叉口4,使其形成多个锥形片5,在每个锥形片5上开设倒V形槽缝,将倒V形槽缝内的锥形钢体3向内蜗卷,蜗卷后的锥形钢体3顶点连线为圆形,以便合拢后包住胶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9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PGA控制系统开发平台
- 下一篇:一种时序控制节水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