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车上升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9498.5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9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王汉桥;邓国斌;杨帆;吴理雄;王振威;李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56 | 分类号: | B66D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车 上升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车上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来限制天车起升高度,当起升到上极限位置时,限位器发出指令,使起升重物停止上升,可以防止起升重物继续上升,避免钢丝过卷拉断造成重物坠落事故,此时再去操纵手柄,则只能实现重物下降动作。起升机构均应装置不同形式的上升极限位置的双重限位器,即采用重锤式和螺旋式两种,分别设置不同的上升极限位置,串联在上升回路中,防止由于一套限位开关失灵,而出现冲顶事故,起到“双保险”作用。
但是在实际工作时曾多次发生过冲顶事故,如2003年10月双15t天车的冲顶事故,经检查两套限位装置均灵敏可靠,事故原因是由于上升接触器FZC主触头粘连,致使在控制器回零位后,起升机构仍然继续上升,而操作人员由于没有注意到这种现象,造成冲顶事故。通过分析上升回路可以看出,吊钩上升时,电源×21通过零电压继电器辅助触头LYJ连到上升限位开关触头1FXK和2FXK、控制器触头K3、K4、下降接触器、单相制动接触器FDC的常闭触头、换相继电器HXJ常闭触头,使上升接触器FZC线圈得电,上升回路接通,同时控制器触头K5闭合,时间继电器1LSJF一对延时断开触头瞬时闭合,实现电机先制动,后断电,避免重物下滑,出现溜钩现象,而在上升回路中的限位保护电路中,当吊钩上升到上极限位置时,限位开关1FXK是利用卷筒的旋转周期设定,来打开限位开关,限位开关2FXK是通过吊钩碰到重锤来打开限位开关,两限位开关串联使用,只要其中任一限位开关打开,起升机构断电,吊钩不再向起升方向运行。
但是,若上升接触器FZC主触头,由于调整不当、磨损超标没及时更换,易产生熔焊或由于接触器传动部份卡住等原因造成主触头不能受控分断,或者串联在上升回路的限位线路,由于绝缘损坏造成短路、时间继电器LSJF失效,都会造成在限位器正常的情况下,发生冲顶事故,不能起到真正“双保险”和安全屏障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天车上升限位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不能有效防止由于上升接触器主触头粘连或限位线路短路引起的冲顶事故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天车上升限位装置,包括重锤式和螺旋式限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间继电器,所述重锤式限位器的限位常闭触头串联在保护箱的主控制回路上,所述时间继电器通过电缆连接在重锤式限位器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重锤式限位器的限位常闭触头串联在保护箱的主控制回路的两个过流继电器之间的安全连锁线路上。
这样,将重锤限位开关从上升控制回路中分离出来,若上升接触器主触头粘连限位线路短路等原因引起螺旋式限位器失效时,重锤式限位器动作后,重锤式限位触点断开,主接触器线圈失电,切断天车总电源。用来控制主控制回路,使螺旋式和重锤式限位开关分别控制不同的断路装置,从而避免了上升接触器触头粘连限位线路短路等原因可能引起的冲顶事故,同时为避免控制主控制回路重锤式限位动作后,不能及时送电,在控制主控制回路重锤式限位常闭触点,并联了瞬时吸合延时0.6秒断开主控送电回路,确保起升机构上升时只有重锤式限位回路一条回路接入主控制回路,下降时由于时间继电器触头延时0.6秒断开,保证由反接制动到再生制动时能正常转换。
本实用新型由于把二套限位装置用来分别控制不同断路装置,消除了在限位装置灵敏可靠情况下,发生冲顶事故可能。真正起到双保险作用,确保上升限位装置安全可靠,杜绝冲顶事故发生。而且整个上升限位线路改造最长只需要几十米的普通电缆和一个时间继电器,无需增加其它设备,非常容易实现。不仅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维护难度,而且还提高了限位装置的安全可靠性,真正做到省时、省力、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改进后天车上升限位装置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为增加部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9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边缝麻袋
- 下一篇:氨纶包芯纱电子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