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拆装机拆装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9591.6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4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余建新;林卫平;安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5/00 | 分类号: | B60C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拆装机 拆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胎拆装机拆装头。
背景技术
轮胎拆装机是一种实现将汽车轮胎从轮毂上拆下、安装和充气功能的设备。它主要用于轮胎的修补、更换、安装等。轮胎拆装机作为一种汽车的维修设备,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发展。其诞生于20世纪初,经过多次的更新换代,演变成现在满足各种类型轮胎拆装的多功能高科技产品。轮辋俗称轮圈,是车轮周边安装轮胎的部件。目前在高档轿车中,配备的都是铝制轮辋,铝制轮辋造型美观,质量轻,散热性好,造价较高。
轮胎在拆装机上实现组装或拆卸,拆装头是拆装机实现拆装轮胎的一个重要部件,拆装头设计的合理直接影响到拆装轮胎的效果和机器的寿命。其形状是根据拆装轮胎外胎和轮毂的力学要求设计的。图1所示为一种拆装头1,包括头部4以及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轮辋接触面2和第二轮辋接触面3。实现轮胎组装或拆卸的过程中,需先将轮辋底部固定在夹紧盘上,再由拆装头1对其上部进行夹紧,第一轮辋接触面2与第二轮辋接触面3分别紧靠轮辋;而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夹紧盘需进行转动,如此便形成拆装头1与轮辋摩擦的现象,加之拆装头1材质为铸钢,其硬度高于轮辋(由铝制成),从而造成轮辋出现大批量的划伤。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ZL 98200083.9公开了一种轮胎拆装机,包括箱体、卡盘、立柱、活动臂、拆装头、压轮边杆气缸等,利用该专利的拆装机,一般会造成拆装头与轮辋产生摩擦时所出现的磨损由硬度相对低的轮辋接触面承担,即产生划伤,造成轮辋的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拆装机拆装头,通过在拆装头上增加一个垫片,从而解决轮辋与拆装头接触时造成轮辋磨损的问题。
一种轮胎拆装机拆装头,包括头部以及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轮辋接触面和第二轮辋接触面,所述第一轮辋接触面和第二轮辋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垫片。
作为优选,所述垫片为相互垂直的一体。所述垫片作为一整体设于拆装头头部,使安装更加便捷。操作时,两个垫片分别接触轮辋的上表面和侧表面,使拆装头夹紧轮辋时,不造成轮辋划伤。
作为优选,所述垫片与所述头部可拆卸连接。在拆装头的反复使用过程中,如果垫片和头部是固定死的,那么一旦出现垫片的破损,则整个拆装头就需要更换,耗费成本高,不利于实际运用。但两者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后,尽管垫片破损,也只需更换下垫片就可以,操作方便快捷,耗资小。
当所述垫片连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时,优选的,所述垫片中的至少一个垫片背离彼此垂直的侧面设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头部开有的槽孔中。由于垫片较薄,故利用另外设置的连接件与拆装头头部连接,使垫片与头部固定方便而不影响垫片的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头部通过弹性销固定。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拆装头通过弹性销连接,方便拆装,在垫片出现磨损时,便于进行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垫片所选用的材质为硬质塑料,其硬度低于轮辋,以致在轮辋与拆装头接触时,不会造成轮辋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本实用新型,可避免轮辋与拆装头接触时造成轮辋磨损的问题,这是由于垫片的硬度小于轮辋,故轮辋与拆装头摩擦接触时,可将轮辋先前所承受的磨损转换为由垫片承担,避免轮辋划伤的现象发生。弥补了拆装机拆装头在对轮辋进行夹紧时,造成轮辋划伤的技术缺陷。
2、本实用新型的垫片可依拆装头的相关尺寸而变化,应用性及推广性强。
3、本实用新型的垫片与拆装头采用弹性销固定,方便更换,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拆装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拆装头的垫片结构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垫片结构的A向放大图。
图5为图2所示拆装头与轮辋的配合图。
其中:1、拆装头;2、第一轮辋接触面;3、第二轮辋接触面;4、头部;5、槽孔;6、垫片;7、垫片;8、连接件;9、销孔;10轮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9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材料
- 下一篇:内楔舌快拆锁紧式折叠把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