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修时踢脚线上的电线隐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9782.2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6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于站会;李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川县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修 时踢脚 线上 电线 隐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线板,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修时踢脚线上的电线隐藏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家庭装修或办公场所装修时,各种线路走线通常采用明线或暗线的走线方式进行布线,由于明线影响美观,所以很多人采用暗线的走线方式进行布线,由于暗线往往在出现问题时很难查找,所以办公场所以及很多家庭在使用明线布线或暗线布线的两难选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修时踢脚线上的电线隐藏结构,所述装修时踢脚线上的电线隐藏结构有效克服了电线或电话线或闭路线在走明线时的影响美观现象,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隐藏铺设,使得后期的检修非常方便,不破坏墙面。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修时踢脚线上的电线隐藏结构,包括直板、圆弧面、后部板和踢脚压板,在直板的上部设有向内的弧面,所述弧面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过度圆弧面,在圆弧面的上端内侧设有向下的后部板,后部板形成与墙面的粘接面,所述后部板下端与圆弧面的下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板,在直板的中部内侧设有踢脚压板,踢脚压板下部与直板内侧之间形成踢脚线卡槽,踢脚压板与后部板为同一垂直面,所述踢脚压板上部与连接板之间形成布线槽。
所述的装修时踢脚线上的电线隐藏结构,在所述后部板、圆弧面和连接板之间设有孔。
所述的装修时踢脚线上的电线隐藏结构,在踢脚压板的内侧上部设有向上折弯。
所述的装修时踢脚线上的电线隐藏结构,。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修时踢脚线上的电线隐藏结构,通过将电线或电话线或闭路线放入本实用新型的布线槽内,利用圆弧面实现装饰踢脚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线或电话线或闭路线的隐藏铺设,检修时打开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踢脚线、墙面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圆弧面;2、孔;3、后部板;4、布线槽;5、直板;6、向上折弯;7、踢脚压板;8、踢脚线卡槽;9、踢脚线;10、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并不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为支持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框架内的任意等同结构替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附图1或2中所述的装修时踢脚线上的电线隐藏结构,包括直板5、圆弧面1、后部板3和踢脚压板7,在直板5的上部设有向内的弧面,所述弧面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过度圆弧面1,在圆弧面1的上端内侧设有向下的后部板3,后部板3形成与墙面10的粘接面,所述后部板3下端与圆弧面1的下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板,在直板5的中部内侧设有踢脚压板7,在踢脚压板7的内侧上部设有向上折弯6,踢脚压板7下部与直板5内侧之间形成踢脚线卡槽8,踢脚压板7与后部板3为同一垂直面,所述踢脚压板7上部与连接板之间形成布线槽4;在所述后部板3、圆弧面1和连接板之间设有减轻重量和减少用料的工艺孔2。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修时踢脚线上的电线隐藏结构,利用布线槽4放置电线或电话线或闭路线,将墙面10和踢脚线9上部分别涂抹胶,然后利用后部板3和踢脚压板7下部分别与墙面10以及踢脚线9上端粘合。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川县电业局,未经伊川县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97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暖炉
- 下一篇:微波炉用电磁屏蔽防护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