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态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1493.1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6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薛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世忠 |
主分类号: | C06B21/00 | 分类号: | C0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潘士霖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态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乳化炸药装填设备的静态混合器。
背景技术
乳化炸药现场混装设备通过将高粘度的乳化炸药基质及亚硝酸钠敏化液水溶液在柱塞泵的压力下,经过数十米的输药管,在进入炮孔前,经过静态混合器快速混合,注入炮孔,在炮孔内经过15-20分钟的反应,达到1.05-1.25g/cm3的密度要求,最终反应形成具备雷管感度的乳化炸药。
出于安全的需要,在流经输药管的过程中,要求乳化基质与敏化液不能混合发生严重的化学反应,且输送平稳,阻力小,要求输药管管道平稳、无凸凹接头,装药时输药管直接装入炮孔,静态混合器安装在输药软管的端部,两种物料进入炮孔的一瞬间混合。
两种物料在输药管当中,敏化液形成水环,高粘度的乳化基质位于敏化液水环中,使得高粘度乳化基质和敏化剂在输药管中同时顺畅流动。
两种物料混合后,在炮孔内亚硝酸钠与硝酸铵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氮气,分布于乳化炸药基质中,成为敏化气泡,炸药爆轰时,形成绝热压缩的热点,进而引爆炸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不断改变两种物料的方向、相互剪切、混合、分流、集中,达到快速均匀混合的静态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流道,所述流道内包括一次混合体和二次混合体,所述一次混合体位于流道前段,其前端面与流道的流向垂直,且一次混合体内设置有小口径的通孔(5),所述二次混合体与一次混合体之间以及二次混合体之后的流道均为大口径流道,二次混合体的前端面与流道的流向垂直,且二次混合体内设置有小口径的通孔(7)。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5)的孔径为3~5mm。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7)的孔径为3~5mm。
进一步地,所述静态混合器还包括用以连接输药管的接头(2)。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混合体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于静态混合器流道前段。
本实用新型的静态混合器中通过在流道中设置第一混合体和第二混合体,第一混合体的前端面与流道流向垂直,可以使得敏化液水环和乳化基质药柱相互剪切发生第一次混合,然后进入第一混合体中的小口径孔道,由于流道截面变小,第一次混合后的敏化液和乳化基质进入小口径流道后突然加速,并在小口径流道中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流体在出小口径流道后,进入口径较大的第二混合体前的管腔,由于空间变大,流速降低,在该管腔中进行第三次混合,然后再次进入第二混合体中的小口径流道,进行第四次混合,在流出该小口径流道时,进行第五次混合。
由于小口径流道的口径可以采用很小的尺寸,如3~5mm,可以使得速度变化非常快,紊流效果更显著,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静态混合器的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所示静态混合器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静态混合器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静态混合器的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静态混合器的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包括混合器套筒1,混合器接头2,混合器接头2一端与输药管连接,另一端内腔中通过螺纹连接与第一混合体3相连,外侧通过螺纹连接与混合器套筒1的前端内腔相连,第一混合体3的后端距套筒1中的第二混合体9的前端面之间形成一段较大口径的空腔6,第二混合体9后部为另一较大口径的空腔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世忠,未经薛世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1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