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小型室颤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2821.X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3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陆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小型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超小型室颤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脏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指心脏症状开始后一小时内发生的死亡,绝大多数由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恶化为VF所致。美国每年约40~50万人患此种心律失常,其中仅20~30%经急救存活。在中国,虽无准确统计数字,但绝对数肯定不止这些。由于VT、VF往往无先兆症状而突然发作,迅速危及生命,故多失去有利的抢救时机。Weaver等研究发现,在心脏猝死中,心室纤颤占75%,无收缩占20%,电机械分离占5%。Luna等报道的157例心脏猝死中,生前的Holter记录表明,原发性心室纤颤为8%,室性心动过速演变为VF占62%,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3%,过缓性心律失常17%。室性心动过速演变为心室纤颤的平均时间为96秒,初始心室纤颤的频率相当快,平均200次/分。可见VF是导致心脏猝死的最常见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常演变为VF,此时的室性心动过速多表现为持续时间长,心室率快。
绝大多数VT,是由于心肌及传导径路发生折返所致。这种折返为微小折返,是诱发VT及VF的原因。心室纤颤一旦发生,心室肌纤维的持续不规则、不协调的颤动使有效心跳立即停止,心脏失去正常的泵血功能,迅速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表现为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导致病人在几秒内失去知觉,仅十分钟时间就会死亡。因此,是最严重的,也是致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尽管已经研发出各类的室颤检测装置,如现有的监护仪也带有室颤自动检测及报警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设备较大,携带不便,所以小型化、低功耗是室颤检测装置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室颤检测装置不便携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超小型室颤检测装置,体积小巧,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小型室颤检测装置,包括有源心电电极、能够与所述有源心电电极通信的处理装置,有源心电电极贴在人体心脏附近,采集心电信号经过调整转换后,通过接口电路送入处理装置中进行检测处理,送出状态信号;所述有源心电电极包括心电传感器、放大滤波器、模数转换模块、发送接口电路和第一供电电路,心电传感器测量采集患者的心电信号,送放大滤波器,依次经过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后经过模数转换模块送发送接口电路输出到处理装置,第一供电电路给各个电路供电,所述处理装置包括接收接口电路、参考心电模块、室颤检测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报警电路和第二供电电路,接收接口电路接收的有源心电电极输出的信号和参考心电模块的信号都送室颤检测模块,室颤检测模块经过比较处理信号后将数据分别送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和报警电路。
所述滤波电路包括带通滤波器和陷波滤波器,两者连接的先后顺序不限,带通滤波器采用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型滤波电路,所述陷波滤波电路选用带双T网络的有源滤波器,用于滤除工频信号。
所述发送接口电路和接收接口电路采用屏蔽电缆连接。
所述报警电路包括声报警模块和光报警模块。
所述室颤检测模块采用AD公司的ADSP-BF518F芯片,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可采用TI公司的超低功耗MSP430-1471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超小型室颤检测装置,其功能强、功耗低、可靠性高,整个系统体积小巧,实现了便携式要求,能够完成心电采集、处理、自动检测和数据存储,还能实现室颤的实时监护,有利于室颤检测走入家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小型室颤检测装置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超小型室颤检测装置中带通滤波器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超小型室颤检测装置中陷波滤波器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超小型室颤检测装置中室颤检测模块的芯片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超小型室颤检测装置中声光报警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超小型室颤检测装置结构示意框图,包括有源心电电极、能够与所述有源心电电极通信的处理装置,有源心电电极贴在人体心脏附近,采集心电信号经过调整转换后,通过接口电路送入处理装置中进行检测处理,送出状态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28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微型射频线圈与微流通道的集成结构
- 下一篇:餐具洗涤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