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间隔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3514.3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5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志健 |
主分类号: | D04B21/18 | 分类号: | D04B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隔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特别涉及一种间隔织物。
背景技术
目前在鞋材、靠垫、坐垫、床垫、床围、头盔、箱包、高尔夫场底面铺设、运动防护面料、户外用具、服装、家纺配料、厨房用纺织品、办公家具配料和影院隔音材料等用品之中,通常采用海绵、橡胶、棉絮等进行填充,以达到使其具有弹性等效果。然则,此类填充材料会导致前述用品透气性变差,且难以清理,容易藏污纳垢,滋生霉菌和螨虫等有害生物,以及难以携带,再者,此类填充材料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后,即会失去弹性,而必须予以更换,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间隔织物,其具有良好的记忆性、透气性和弹性,质地轻,易洗涤,速干,柔软便携,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平行分布的两块网孔表面层,其中每一网孔表面层上分布有复数通孔;
嵌设于两块网孔表面层之间的弹性材料层,所述弹性材料层由疏散分布的复数组竖立线性丝状弹性材料、复数组由丝状弹性材料交织形成的竖立X型交叉结构和复数组竖立U形弹性圈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构成,其中,每一环形弹性圈均由丝状弹性材料卷曲形成。
具体而言,该两块网孔表面层均由复数呈X型交叉的连接线和/或复数直线交织构成。
优选的,它还包括:至少覆设于前述两块网孔表面层之一上的单面网孔和/或平布底面。
优选的,它还包括:至少覆设于前述两块网孔表面层之一上的双层平布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每一网孔表面层上分布有复数个六边形网孔或菱形网孔。
本实用新型的间隔织物是一种双针床经编网布,其呈现出很像三明治汉堡的六面透气中空立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具有良好的回弹性,有缓冲保护作用,完全可用于替代现有床垫、坐垫中的海绵等填充物;
2.采用了双面网孔和前述的三维弹性支撑结构,其内部可令空气、水自由流通,形成湿热的微循环空气层,透气透湿性能远远优越于现有的棉絮等填充物,并能反复利用,符合环保的要求;
3.水流一秒即过,能带走表面和内部的所有污垢,细菌螨虫难以滋生,材料速干,起到防霉作用,概言之,即质地轻,易洗涤;
4.软硬适中,可设计达到40个/cm2支撑点,撑托到每一点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释放人体骨骼及心血管支撑压力,符合人体工程学,能有效保护骨骼;
5.柔软性好,耐磨,可卷,携带、收藏方便,不易变形;
6.网布厚度、网孔规格和形态等均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成品环保、阻燃,可适用各类人群。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各式成人床垫、婴儿床垫、护理床垫、床围、枕头、席梦思中间体、汽车座套、汽车内装饰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间隔织物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间隔织物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间隔织物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若干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该间隔织物包括:
平行分布的两块网孔表面层1,该两块网孔表面层均由复数呈X型交叉结构的连接线和复数竖直线交织形成(图中未示出),且每一网孔表面层上分布有复数通孔;
嵌设于两块网孔表面层之间的弹性材料层2,该弹性材料层由疏散分布的复数组竖立线性丝状弹性材料、复数组由丝状弹性材料交织形成的竖立X型交叉结构和复数组竖立U形弹性圈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构成,其中,每一弹性圈均由丝状弹性材料卷曲形成。
但优选的,为保证弹性材料层可呈现出优良弹性和记忆性,可同时采用前述复数组竖立线形丝状弹性材料、复数组呈X型交叉的竖立丝状弹性材料和复数组U形弹性圈共同组成弹性材料层。
另外,前述通孔可优选采用六边形网孔(蜂巢形结构)或菱形网孔。
该间隔织物的结构还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而具体调整,其形态可参阅图2和图3。
再及,为使该间隔织物更为美观,还可于前述两块网孔表面层之一上覆设单面网孔和平布底面或是双层平布表面(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志健,未经邓志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3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