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部无牵拉打结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3716.8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8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赵辉;孙铁铮;陈红;王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林建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部无 牵拉 打结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教学仪器,尤其涉及一种外科无牵拉打结训练器。
背景技术
打结是外科手术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术中缝合离不开结扎,可以说它是贯穿在外科操作的过程,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但质量不高的打结可能会牵拉到其他生理组织,尤其是精细手术及血管外科时,可导致结扎不稳定不可靠,手术后线结滑脱和松结引起出血,续发感染及消化液泄漏,甚至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200820142201.5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日为2009年8月5日,公开了一种打结训练模型,它主要由一个底座,一套磁力结构,三种规格的透明的圆柱行腔结构,两条平行的模拟血管所构成,底座的底面安装有吸附盘,用于模型的固定,磁力结构组成,一块安装在底座上,另一块安装在一个圆环上,圆环单独呈一个模块,它吸附在底座上的磁极上,磁力结构用于模拟组织之间的互相拉力和牵引力,圆柱行腔结构,模拟不同大小和深度的人体腹腔内的空间,两条模拟血管由有腔软管制成。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使学习者反复练习各种打结操作,但其具有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反馈信息匮乏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判断训练效果、方便操作的无牵拉打结训练。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解决:
一种深部无牵拉打结训练器,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中空桶和穿过所述中空桶的模拟血管,所述模拟血管具有张力,还包括有一张力检测器,所述张力检测器与所述模拟血管相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深部无牵拉打结训练器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张力检测器上还设置有报警器。
还包括有一液体供应装置,所述液体供应装置与所述模拟血管相连通。
所述模拟血管为中空的乳胶管或橡皮管。
所述中空桶为透明塑料桶。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牵拉打结训练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报警装置,牵拉到一定程度则报警,能够准确判断训练效果,可操控性强,反馈信息丰富等优点,能够培养学生全面进行无牵拉打结训练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深部无牵拉打结训练器,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中空桶2和穿过所述中空桶2的模拟血管3,所述模拟血管3具有张力,还包括有一张力检测器4,所述张力检测器4与所述模拟血管3相连接,所述张力检测器4上还设置有报警器5,当牵拉打结时,张力检测器4检测所述模拟血管3的张力,如果张力大于张力检测器4的限定值,报警装置5则报警,从而客观的反馈实习者的打结训练的结果。
参见图1,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一液体供应装置6,所述液体供应装置6与所述模拟血管3相连通,当打结完成后打开液体供应装置6的开关,通过观察模拟血管3中的液体的渗漏状况来评估操作者的打结质量。如果模拟血管3中有液体流出,则说明打结质量差。
参见图1,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模拟血管3为中空的乳胶管或橡皮管,本实用新型利用乳胶管或橡皮管的弹性和张力的特征来模拟人体血管的弯曲,伸展性。并在所述中空乳胶管或橡皮管内装有模拟人体血液的液体。从而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模拟性。
参见图1,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中空桶3为透明塑料桶,上述结构可以通过观察透明塑料桶,从而能够清楚的看明学员的打结操作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未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37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式高速公路电子广告牌
- 下一篇:一种简易的光纤激光器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