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造羽毛片及由其制成的羽毛球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5546.7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3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周贺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桐利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67/18 | 分类号: | A63B6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 |
地址: | 5105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羽毛 制成 羽毛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羽毛,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羽毛球的人造羽毛片,以及由该羽毛片制成的羽毛球。
背景技术
羽毛球的羽毛多数采用鸭、鹅羽毛制成,然而近年来鸭、鹅羽毛的资源在不断减少,且价格也越来越高,导致鸭、鹅羽毛的成本已占羽毛球成本的近九成,使得这种使用天然羽毛制成的羽毛球的生产经济效益越来越差。
而现有技术中,已有人采用人造羽毛片来替代天然羽毛片生产羽毛球,可以减小羽毛球的制作成本,因此,生产人造羽毛球的情况越来越盛行起来。但是,人造羽毛片由于采用双层珍珠棉的羽叶与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PP塑料、尼龙等的羽杆制成,因此比天然羽毛要重,使得所制成的羽毛球重量过重,导致不能达到羽毛球的重量标准。为符合羽毛球的重量标准,这种人造羽毛球只能采用15根或更少的羽毛片构成,来减轻羽毛球重量,导致羽毛球的飞行效果和试打手感较差,落点不易掌握;另外,这种人造羽毛片的羽杆下部易断,羽叶的上部易撕裂;因此,现有的人造羽毛片制成的人造羽毛球存在稳定性、耐打性差的缺陷,不能达到羽毛球的技术标准,既不能满足人们打羽毛球较高品质的需求,又使得人造羽毛球的市场难以推广扩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羽毛片,可提高羽杆下部的强度,增强羽毛片的下部的抗冲击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上述人造羽毛片制成的羽毛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人造羽毛片,包括羽叶和细杆状的羽杆,所述羽杆的上部与羽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羽叶包括第一固定层和第二固定层,所述第一固定层的内侧面和第二固定层的内侧面互相粘接,将羽杆上部包夹固定于其中,并且所述羽叶还具有纵向伸出的尾部,用于包裹羽杆的下部,使所述羽杆完全包夹于羽叶的第一固定层和第二固定层之间,以便增加羽毛片下部的强度。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作如下改进:
所述第一固定层为至少在内侧面具有网状纹路的无纺布,以使第一固定层与第二固定层之间的固定粘接更加牢固,使羽毛片的上部不易撕裂。
本实用新型还可作如下改进:
所述第二固定层为内部具有非交联闭孔结构的珍珠棉,以减轻羽毛片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还可作如下改进:
所述羽叶还包括光滑层,所述光滑层贴合在第二固定层的外侧面,使得第二固定层的外侧面更为光滑,气阻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人造羽毛片制成的羽毛球,包括球头、多根羽毛片、扎线及加强线圈,所述羽毛片的下部安插在球头上构成球裙,所述加强线圈缠绕在球裙的上部,所述扎线缠绕在球裙的下部,所述羽毛片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造羽毛片,所述光滑层均位于球裙的外侧面或内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人造羽毛片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由其制成的羽毛球经济效益好,易于市场推广;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层内部具有非交联闭孔结构,可减轻羽毛片的重量,并可采用16根这种羽毛片制成羽毛球,符合技术标准;而且该羽毛球的球裙外侧面为光滑层,使得该羽毛球的飞行效果好、落点易掌握、试打手感好,飞行稳定、耐打性好;
(3)本实用新型的羽杆下部由羽叶的尾部保护,可增强羽毛片下部的抗冲击性,不易断;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层的内侧面具有网状纹路,可增强第一固定层和第二固定层的粘接牢固程度,使得羽毛片的上部不易撕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羽毛片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羽毛片制成的羽毛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羽叶,11.尾部,12.第一固定层,121.网状纹路,13.第二固定层,14.光滑层,2.羽杆,3.球头,4.加强线圈,5.扎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加以阐述。
如图1所示的人造羽毛片,该羽毛片包括羽叶1和细杆状的羽杆2,羽叶的轮廓与由天然羽毛制成的羽毛片的轮廓一致,羽杆2的整体均埋设在羽叶1内,羽叶1具有纵向伸出的尾部11,用于包裹羽杆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桐利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大桐利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5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延时LED红外感应恒流电源系统
- 下一篇:发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