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漏水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6346.3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程毅;叶盛林;王修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02 | 分类号: | F16K1/02;F16K1/36;F16K2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肖明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漏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漏水龙头。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水龙头的发展迅速。从铸铁外壳、螺旋升降杆、橡胶垫圈密封等构成的传统水龙头,如图1,到当今流行的不锈钢或铜制陶瓷芯片新型水龙头,水龙头的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度的延长,但我们仍要看到不论是橡胶垫圈密封还是陶瓷芯片密封,水龙头工作的基本原理并未改变,生产厂商只是通过采用新型耐磨材料来延长寿命,因此用于密封的芯片仍不可避免的遭受磨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且采用新型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在普通家庭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易普及,因此,在传统的密封方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时,就亟待产生新型密封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久耐用,密封效果好,可大大减小水资源的浪费的防漏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漏水龙头,它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螺纹旋杆,旋杆顶部设有旋钮,旋杆底部具有压片,压片为倒扣碗状,压片下设有球体,球体与水管道上的进水口密封配合。
上述在所述压片和球体的配合面上、球体与进水口的配合面处均设有密封耐磨膜片。
上述的外壳为双层结构,外层为有机玻璃层,内层为无机玻璃层。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久耐用,密封效果好,可大大减小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2,一种防漏水龙头,它包括外壳1,外壳内部设有螺纹旋杆2,旋杆顶部设有旋钮3,旋杆底部具有压片4,压片为倒扣碗状,压片下设有球体5,球体与水管道上的进水口6密封配合。在所述压片和球体的配合面上、球体与进水口的配合面处均设有密封耐磨膜片7。所述的外壳为双层结构,外层为有机玻璃层,内层为无机玻璃层。
此新型水龙头组成部分具体可以选用:
①旋柄
②旋杆:杆外壁上攻有螺纹,可通过旋转上下给碗状压片施力。(上下移动)。
③倒扣碗状压片:采用不锈钢制作,长期浸泡在水中也能经久耐用,内衬塑料王膜片,加强与玻璃球的密封性,减轻磨损程度。
④炫彩玻璃球:以重力封闭进水孔(在水流作用下可以旋转跳动,产生梦幻趣味)。
⑤塑料王(聚四氟乙烯)膜片:选用中性塑料王(白色),以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和耐久性(塑料与玻璃之间间接磨擦能延长使用寿命,并能增加封水效果)。
⑥玻璃外壁:无机玻璃外面加一层有机玻璃,不影响观赏价值,且可以克服有机玻璃易碎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由碗状压片,玻璃球,塑料王膜片,玻璃龙头外壳,螺旋升降杆组成,碗状压片一端连接在升降杆末端,另一端压在玻璃球上,玻璃球与由塑料王膜片制作成的弧面吻合,弧面的最低端打孔,作为进水口。不使用水时,玻璃球紧紧压在塑料片上,封闭了进水口,当用水时,轻轻旋动旋杆,压片向上运动,玻璃球失去阻碍,水通过进水口向上顶起玻璃球,打开密封,正常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过程分析
(1)无取水需要时
用户无取水需要时,通过旋动旋柄,旋杆带动碗状压片下降(受力变形), 压片另一端压在玻璃球上,玻璃球嵌入塑料王膜片弧形凹面,玻璃球紧紧压在膜片上,膜片底部进水孔被封闭住,进而实现过流管道的封闭(水从大到小直至无滴水现象)。
(2)有取水需要时
用户有取水需要时,通过旋动旋柄,旋杆带动压片上升,此时,施加在玻璃球上压力消失,玻璃球在进水孔处水头压力作用下被顶起,进水孔打开,水就可以正常流出。同时,水在通过进水孔过程中,水流不稳定,玻璃球受力也会因此不稳定,玻璃球就会旋转跳动产生梦幻般趣味效果)。
炫彩玻璃球的旋转跳动,可以通过透明的玻璃外壁看到,给人以视觉享受,从而实现景观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色:
1、该装置突破传统的金属水龙头-统天下的不足,改由玻璃制造,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可视性,更加强化了美观和装饰性,为美化生活,装饰生活作出了实质贡献。
2、采用曲面接触密封的方式,有效的实现了防止漏水的功能,并创新了平面封水单一的不足。
3、使用玻璃小球、塑料王作为密封材料,降低了磨损,延长了装置的寿命。同时又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6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