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动滑移门锁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6575.5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4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史考特·米契尔;胡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麦格纳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12 | 分类号: | E05B65/12;E05B47/0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动 滑移 门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动滑移门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商务车电动滑移门的电动解锁功能是通过中控模块实现的,在电动解锁后中控模块必须复位,因为在电动系统失效或关闭的情况下,车门必须可以实现手动关门和手动开门的功能。但是目前的中控模块在电动解锁后不能实现机械的自动复位,而是由电动系统驱动实现的。如果电动系统在解锁的时候出现问题或关闭,车门将不能正常关闭并一直处于开门状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动滑移门锁紧机构,该锁具机构不仅简单,而且可实现电动解锁后机械的自动复位,从而保证车门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实现手动关门的基本功能。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电动滑移门锁紧机构,包括电机、伞形齿轮、解锁连杆、复位弹簧、解锁限位铆钉和复位限位铆钉,所述电机恰可带动所述伞形齿轮转动,所述解锁连杆一端与所述伞形齿轮固连;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恰与所述伞形齿轮有弹力的接触,在该复位弹簧一端的左、右两侧还分别间隔设有复位限位铆钉和解锁限位铆钉,且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具有朝向复位限位铆钉方向的回复力。这样,当汽车门锁处于锁定状态时,复位弹簧一端恰有弹力的抵靠复位限位铆钉,需要解锁时,启动电机带动伞形齿轮转动,伞形齿轮转动带动解锁连杆向前运动,同时伞形齿轮推动复位弹簧一端朝解锁限位铆钉方向运动,直至解锁时,复位弹簧恰好抵靠解锁限位铆钉,锁解开后,电机停止工作,伞形齿轮失去驱动力,此时复位弹簧将靠弹性回复力反向推动伞形齿轮转动,并最终回到初始位置,即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复位限位铆钉处,从而实现复位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伞形齿轮呈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和复位限位铆钉及解锁限位铆钉,使伞形齿轮在解锁时,带动复位弹簧从复位限位铆钉位置处移动到解锁限位铆钉处,当解锁完成后伞形齿轮失去驱动力,但此时复位弹簧以其朝向复位限位铆钉方向的回复力带动伞形齿轮回复到初始位置,从而实现电动解锁后机械的自动复位,从而保证车门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实现手动关门的基本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锁定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解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电机 2——伞形齿轮
3——解锁连杆 4——复位弹簧
5——解锁限位铆钉6——复位限位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电动滑移门锁紧机构,包括电机1、半圆形伞形齿轮2、解锁连杆3、复位弹簧4、解锁限位铆钉5和复位限位铆钉6,所述电机恰可带动所述伞形齿轮转动,所述解锁连杆一端与所述伞形齿轮固连;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恰与所述伞形齿轮有弹力的接触,在该复位弹簧一端的左、右两侧还分别间隔设有复位限位铆钉和解锁限位铆钉,且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具有朝向复位限位铆钉方向的回复力。这样,当汽车门锁处于锁定状态时,复位弹簧一端恰有弹力的抵靠复位限位铆钉,需要解锁时,启动电机带动伞形齿轮转动,伞形齿轮转动带动解锁连杆向前运动,同时伞形齿轮推动复位弹簧一端朝解锁限位铆钉方向运动,直至解锁时,复位弹簧恰好抵靠解锁限位铆钉,锁解开后,电机停止工作,伞形齿轮失去驱动力,此时复位弹簧将靠弹性回复力反向推动伞形齿轮转动,并最终回到初始位置,即复位弹簧一端抵靠复位限位铆钉处,从而实现复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麦格纳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麦格纳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65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