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量瘦身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6885.7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6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苏风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风顺 |
主分类号: | A61N2/08 | 分类号: | A61N2/08;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25001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瘦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肥仪器,具体是一种能量瘦身仪。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越来越多。肥胖的危害不容忽视,肥胖可导致痛风、疖子、糖尿病、心脏病、脑卒中、白内障、眼内压、脂肪肝、胆囊炎、胆石症、高血压病、骨关节病、帕金森氏症、血脂异常、心血管系统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及老年痴呆症,易导致女性青春期提前、月经失调、生育缺陷、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危害孕妇自身和胎儿健康,影响男性性功能和生殖功能……。总之,肥胖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超级“杀手”,其杀伤力丝毫不亚于癌症。
目前,减肥方式很多,常用的有:口服减肥产品(减肥药、减肥茶、减肥食品等)减肥、节食减肥、运动减肥、磁疗减肥或针灸减肥等。口服减肥产品减肥或节食减肥主要是通过抑制食欲或采用腹泻方式达到减肥的目的,虽然具有一定成效,但是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运动减肥虽好,但是许多人难以坚持,且容易造成四肢粗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留痕、不反弹、调理内分泌、排毒美容、净化血液,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且携带方便的能量瘦身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量瘦身仪,其特征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由正极磁石片和绿色碧玺(绿色的电气石)外壳构成,所述正极磁石片为圆形,嵌于绿色碧玺外壳底部中心的凹槽内;所述负极片由负极磁石片和绿色碧玺(绿色的电气石)外壳构成,所述负极磁石片为圆形,嵌于绿色碧玺外壳底部中心的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正极片的绿色碧玺外壳为具有倒角的正方形锥台;所述负极片的绿色碧玺外壳为正六边形锥台;所述正方形锥台和正六边形锥台都为两层,所述上层锥台的倾斜角度数都小于下层锥台(如,上层锥台的倾斜角都为30°,下层锥台的倾斜角都为45°)。
使用方法:持镊子夹75%的酒精棉球以减肥部位为中心,由里向外,即有穴位的中心点向外周做环行擦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按照左为负极、右为正极的顺序将其放置穴位处(依照腹部、下肢、上肢的顺序),5-10分钟后,会有酸、麻、胀、热的得气感,40分钟后取下;1个月为1疗程。
表1穴位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携带方便,且只需要将本实用新型能量瘦身仪放在人体穴位处即可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含有10多种对人体有利的微量元素,并能释放负离子及微电流等能量,像隐形的针灸刺激人体的不同穴位,5-10分钟后,会有酸、麻、胀、热的气感,可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脏腑功能、加速脂肪代谢,从而达到减肥效果。本实用新型不留痕、不反弹、持续不断的刺激人体穴位,提高减肥效果,调理内分泌、排毒美容、净化血液,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四种功效同时作用人体,可快速起到清除毒素、净化血液、溶脂瘦身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正面),其中左为正极片,右为负极片。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反面),其中左为正极片,右为负极片。
图中,1、正极磁石片,2、正极片的绿色碧玺外壳,3、负极磁石片,4、负极片的绿色碧玺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能量瘦身仪,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由正极磁石片1和绿色碧玺(绿色的电气石)外壳2构成,所述正极磁石片1为圆形,嵌于绿色碧玺外壳底部中心的凹槽内;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磁石片3和绿色碧玺(绿色的电气石)外壳4,所述负极磁石片3为圆形,嵌于绿色碧玺外壳4底部中心的凹槽内。所述正极片的绿色碧玺外壳2为具有倒角的正方形锥台;所述负极片的绿色碧玺外壳4为正六边形锥台。
如图2所示,所述正极片的绿色碧玺外壳2为具有倒角的正方形锥台;所述负极片的绿色碧玺外壳4为正六边形锥台。所述正方形锥台和正六边形锥台都为两层,上层锥台的倾斜角都为30°,下层锥台的倾斜角都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风顺,未经苏风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6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