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7704.2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2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蒙师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20 | 分类号: | B62B9/20;B62B9/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手,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把手。
背景技术
现在的童车为了携带运输方便,其结构设计大都采用可折叠式,然而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童车上的把手都是固定式的,无法折叠,这使得童车折叠后所占的体积还是很大,不方便运输和存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折叠把手。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把手,包括有连接到车架的左连杆和右连杆、连接到左连杆的左推把、连接到右连杆的右推把,左推把铰接在左连杆的一端,右推把铰接在右连杆的一端,左推把和右推把通过把手相连接,把手为把手上盖和把手下盖固定连接而成,把手上盖内设置有两个立柱,每个立柱上套接有一个锁舌,两个锁舌的一端通过弹簧相连接,两个锁舌的另一端分别与左推把和右推把的端面上的凹槽卡接,把手下盖后部开有一通孔,通孔内卡接有捏手,捏手的两个工作立柱分别卡接在两个锁舌上的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把手的折叠及展开操作方便,折叠后使得童车的体积更为缩小,便于携带和储存,同时本实用新型折叠和展开都很稳定,使用非常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示:1-左连杆 ,2-右连杆,3-左推把,4-右推把,5-把手上盖,6-把手下盖,7-立柱,8-锁舌,9-弹簧,10-通孔,11-捏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图1至图4出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把手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有连接到车架的左连杆1和右连杆2、连接到左连杆1的左推把3、连接到右连杆2的右推把4,左推把3铰接在左连杆1的一端,所述右推把4铰接在右连杆2的一端,左推把3和右推把4通过把手相连接,把手为把手上盖5和把手下盖6固定连接而成,所述把手上盖5内设置有两个立柱7,每个立柱7上套接有一个锁舌8,两个锁舌8的一端通过弹簧9相连接,两个锁舌8的另一端分别与左推把3和右推把4的端面上的凹槽卡接,把手下盖6后部开有一通孔10,通孔10内卡接有捏手11,捏手11的两个工作立柱分别卡接在两个锁舌8上的凹槽内,通过按住捏手,使得两个工作立柱相互靠近,从而带动两个锁舌8相互靠近,使得两个锁舌8脱离与左推把3和右推把4的端面上的凹槽的卡接位置,使得把手两端可以和左推把3和右推把4相转动,从而减少了左连杆1和右连杆2之间的距离,达到折叠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蒙师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蒙师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7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尺子
- 下一篇:一种方便画直线的笔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