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及其下料式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8831.4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2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冠吾;郭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20;H01R12/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艳赞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下料式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缘连接器,尤指一种应用于内存模块、显卡模块、固态硬盘模块或无线网卡模块上的卡缘连接器及其下料式端子。
背景技术
以往应用于如桌上型或可携式笔记型计算机等的内存模块(Memory Modules)、网络通讯卡模块、多媒体影音模块、卫星定位模块(GPS Modules)、中央处理器及编译译码器等卡缘连接器,通常因为微型化而无法将其端子与端子间的间距更进一步地缩小、或是在实施上容易产生信号干扰等问题,因而难以应用于具有高频需求的场合上,尤其在端子与绝缘本体的组装上更容易产生制造上的困难等问题。
如图1所示,为已知一种用于卡缘连接器的端子示意图。端子1a以弯折方式成形为弹片结构,主要具有一顺着端子1a本身而弯折成形的固定部10a,且固定部10a与端子1a其余部位都在同一纵向的位置上,以通过固定部10a而使端子1a可插入连接器绝缘本体(图略)内,并在固定部10a的二侧缘上分别设有多个突出的卡点11a,以在各端子1a插入绝缘本体内后,通过二侧的卡点11a增加各端子1a与绝缘本体间的固持力,借此即可将端子1a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然而,在此种端子1a的结构下,由于其必定需具备一定的宽度提供卡点11a成形,同时在绝缘本体上也必须预留足够的厚度以供各卡点11a咬合或刺入,故难以进一步缩小各端子1a的间距,若强制缩小其间距也会造成连接器在组装上的不便与困难。
另外,如图2所示,为已知另一种用于卡缘连接器的端子示意图。端子2a为一下料式而成形的薄片,并主要具有一由端子2a本身额外分叉突出的固定部20a,且固定部20a也与端子2a其余部位都在同一纵向的位置上,以通过固定部20a而使端子2a可嵌固于连接器绝缘本体(图略)内,可借此达到各端子2a的组装。然而,在此种端子2a的结构下,虽可通过其薄片状而大幅缩小各端子2a间的间距,但其固定部20a的形成也将严重影响端子2a进行信号传递,此原因来自于端子2a在提供信号进行传递时,通过固定部20a的截面会突然变得巨大宽广,故会对信号产生干扰与衰弱。
综上所述,已知常见的二种用于卡缘连接器的端子1a、端子2a可知,其共同的问题都在于为了插入或嵌固于绝缘本体内,而有传统技术上所认知的必需成形的结构,因而有待于以其它技术方案来取代以往卡缘连接器的端子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结构或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及其下料式端子。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的下料式端子,所述卡缘连接器的下料式端子具有一呈片状的端子本体,且端子本体上包括一接触部及一固定部,固定部一边缘形成多个起伏的咬合缘,并在各咬合缘前端形成渐升的切边;其中,接触部位于一第一纵向平面,固定部位于一第二纵向平面,且所述第一纵向平面与所述第二纵向平面间具有间距。
作为上述一种卡缘连接器的下料式端子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接触部与固定部间进一步形成有一延伸部,且延伸部与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平面。
作为上述一种卡缘连接器的下料式端子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部与延伸部间设有一段差部。
作为上述一种卡缘连接器的下料式端子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部末端延伸有一焊接部,且焊接部与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二纵向平面。
作为上述一种卡缘连接器的下料式端子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部末端延伸有一焊接部,且该焊接部与该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平面。
作为上述一种卡缘连接器的下料式端子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部与延伸部、焊接部间各设有一段差部。
作为上述一种卡缘连接器的下料式端子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部上相对于所述咬合缘的另一边缘形成有由纵向突出的嵌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所述卡缘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基座,其上设有一插卡口,并设有多个端子槽而贯通至插卡口内;以及
多个端子,其分别设于所述端子槽内,所述端子具有一呈片状的端子本体,且端子本体上包括一接触部及一固定部,固定部一边缘形成多个起伏的咬合缘,并在各咬合缘前端形成渐升的切边;其中,所述端子本体的接触部位于一第一纵向平面,所述端子本体的固定部位于一第二纵向平面,且所述第一纵向平面与所述第二纵向平面间具有间距。
作为上述一种卡缘连接器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端子槽进一步包括一容置空间及一固定空间,且端子的接触部对应容置空间而插入,端子的固定部则对应固定空间而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8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