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平衡风量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8916.2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4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蒋天贇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天贇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平衡 风量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领域,具体涉及自动平衡风量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新风系统的图纸设计中,新风量标准取值不低但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却常常抱怨新风量不足,实际原因在于:
1、新风在运行的过程中调节风量的一个模块出现问题,它的材质和功能影响了风量的正常运行,导致实际效果不能与设计标准取值一致;
2、新风在管道中通常发生前端出风大,后部出风小的状况,这就需要人工或电能控制调整风口的进出风量,耗时耗力工作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自动平衡风量模块,它不需人工调整风量,依靠风管内气流压力来自动控制风量阀门的位置,定位风量大小,在整个压力差范围内将气流保持在预先设定的流量上。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固定卡扣1、密封圈2、风量调节插片3、ABS模块外壳4、ABS模块内芯5、硅胶囊风量感应平衡器6、风量感应口7、风量调节位8;固定卡扣1均匀分布设置在ABS模块外壳4的外侧,密封圈2设置在ABS模块外壳4的外侧,ABS模块内芯5设置在ABS模块外壳4的内侧,风量调节插片3设置在硅胶囊风量感应平衡器6的左右两侧,硅胶囊风量感应平衡器6设置在ABS模块内芯5的内部中心位置,风量感应口7设置在硅胶囊风量感应平衡器6的底部,风量调节位8设置在ABS模块内芯5上。
所述的密封圈2有气密作用,可防止管道和模块间漏气。
所述的ABS模块外壳4可防止新风运作中产生的凝露对机器造成腐蚀,以及空气流通时造成的回声和噪音。
本实用新型内部为硅胶囊风量感应平衡器6,可根据不同风压自动的收缩或膨胀,改变硅胶囊截面大小来实现风量恒定,在环境温度-10℃~60℃,静压50~450PA的范围内,实际风量不超过额定风量的10%,适用于需要定风量的通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不需人工调整风量,依靠风管内气流压力来自动控制风量阀门的位置,定位风量大小,在整个压力差范围内将气流保持在预先设定的流量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风量调节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固定卡扣1、密封圈2、风量调节插片3、ABS模块外壳4、ABS模块内芯5、硅胶囊风量感应平衡器6、风量感应口7、风量调节位8;固定卡扣1均匀分布设置在ABS模块外壳4的外侧,密封圈2设置在ABS模块外壳4的外侧,ABS模块内芯5设置在ABS模块外壳4的内侧,风量调节插片3设置在硅胶囊风量感应平衡器6的左右两侧,硅胶囊风量感应平衡器6设置在ABS模块内芯5的内部中心位置,风量感应口7设置在硅胶囊风量感应平衡器6的底部,风量调节位8设置在ABS模块内芯5上。
所述的密封圈2有气密作用,可防止管道和模块间漏气。
所述的ABS模块外壳4可防止新风运作中产生的凝露对机器造成腐蚀,以及空气流通时造成的回声和噪音。
本具体实施方式内部为硅胶囊风量感应平衡器6,可根据不同风压自动的收缩或膨胀,改变硅胶囊截面大小来实现风量恒定,在环境温度-10℃~60℃,静压50~450PA的范围内,实际风量不超过额定风量的10%,适用于需要定风量的通风系统。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不需人工调整风量,依靠风管内气流压力来自动控制风量阀门的位置,定位风量大小,在整个压力差范围内将气流保持在预先设定的流量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天贇,未经蒋天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8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