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昆虫卵破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0102.2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7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崔金杰;王春义;雒珺瑜;吕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漪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破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卵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昆虫卵为近圆形并具有硬壳的一个大型细胞。在一些对昆虫卵的研究中,需要将昆虫卵破碎到杂交膜上。
目前,一般依靠纯手工进行单粒破碎。这样手工单粒破碎昆虫卵的方式,不但操作速度慢,破碎状态不一,而且破碎到杂交膜上的卵也不能很好的控制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使得间隔距离无法保持良好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手工对昆虫卵进行破碎所存在的速度慢、破碎状态不一且无法保持破碎后的昆虫卵良好分布在杂交膜上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昆虫卵破碎装置,包括孔板及柱板,其中:
该孔板上分布有多个锥形孔,该锥形孔在该孔板第一表面上的孔眼的直径比在该孔板第二表面上孔眼的直径大;该柱板上分布有与该些锥形孔相配套的多个锥形柱。
优选地,该锥形孔在该孔板第一表面上的孔眼的直径比该昆虫卵的直径大;该锥形孔在该孔板第二表面上的孔眼的直径比该昆虫卵的直径小。
优选地,该些锥形柱的底部与该柱板连接,该些锥形柱底部的直径比顶部的直径大。
优选地,该些锥形柱在该柱板上的分布方式,与该些锥形孔在该孔板上的分布方式一致。
优选地,该些锥形孔以阵列的方式分布在该孔板上;该些锥形柱以阵列的方式分布在该柱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破碎装置一次可以破碎多个昆虫卵,破碎速度快、效率高,破碎后的昆虫卵的状态一致且以预定间隔均匀分布,解决了目前手工破碎昆虫卵所存在的速度慢、破碎状态不一且间隔难以控制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孔板的立体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孔板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柱板的立体透视图。
图4是图3所示柱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昆虫卵破碎装置,包括如图1和图2所示的孔板10以及如图3和图4所示的柱板2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孔板10上均匀间隔地分布有多个(至少两个)尺寸相同的锥形孔11,该些锥形孔11在该孔板10第一表面上的孔眼的直径比在该孔板10第二表面上孔眼的直径大,也比待破碎的昆虫卵的直径大,在该孔板10第二表面上孔眼的直径比待破碎的昆虫卵的直径小。如此,待破碎的昆虫卵可以放置在该些锥形孔11中。本实施例中,该孔板10的第一表面为上表面,第二表面为下表面。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与图1和图2的孔板10相配套的柱板20,其第一表面上均匀间隔地分布有多个尺寸相同的锥形柱21,该些锥形柱21的尺寸与该孔板10上的锥形孔11相配套,即该些锥形柱21的底部与该柱板20第一表面连接,其直径比远离该柱板20第一表面的顶部的直径大。各锥形柱21在该柱板20上的分布方式,与该些锥形孔11在该孔板10上的分布方式一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昆虫卵破碎装置,孔板10上的锥形孔11以阵列的方式分布,相应的,柱板20上的锥形柱21也以阵列的方式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使用时,可以先将杂交膜放置在平面(如平整的桌面或者地面等等)上,然后将如图1和图2所示的孔板10平放在该杂交膜上。然后将准备好的昆虫卵一一放入在孔板10的锥形孔11中。然后将图3和图4所示的柱板20该在该孔板10上,并且锥形柱21与锥形孔11一一对应。对该柱板20施加向下的压力,即可将放置在锥形孔11中的昆虫卵破碎到杂交膜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破碎装置,由于孔板上的锥形孔的间隔是均匀分布的,因此通过该锥形孔破碎的昆虫卵也是均匀分布在杂交膜上,而且一次可以破碎多个昆虫卵,破碎速度快,破碎状态一致且破碎后的昆虫卵以预定间隔均匀分布,解决了目前手工破碎昆虫卵所存在的速度慢、破碎状态不一且间隔难以控制的缺陷。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0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