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汽车动力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0279.2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1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洪;龚仁涛;谢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舒驰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28 | 分类号: | B60K17/28;B60K17/08;B60K17/2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曲显荣 |
地址: | 265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汽车 动力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动力传递装置,属于汽车底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 高等级客车按相关标准规定,绝大多数采用后置发动机后桥驱动。由于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后桥组成的动力系统纵向尺寸较长,致使整车后悬L4过长。相关标准规定,后悬的长度不得大于轴距的65%,目前,国内外车身长7.5米以下的客车,因受后悬长度限制,很难实施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的装置。即使勉强在后悬部分布置整个动力系统,也无法克服因后悬过长带来的中高速操纵稳定性差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导致目前国内外7.5米以下的后置发动机后桥驱动系列的高等级客车底盘仍属空白。
2. 很多车长大于7.5米的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的客车,由于大部分采用了乘客门前置,限制了轴距的长度,导致操纵稳定性变坏。影响整车的安全性能。
3. 传统的后置发动机后桥驱动模式,由于后悬长度所限,传动轴很短,一般在300㎜左右,行驶中车桥上下跳动或钢板悬架车辆的空载与满载的变化,均引起传动轴与变速箱轴心线的夹角变化很大,产生噪音,引起传动轴万向节的异常磨损。
4.传统的后置发动机后桥驱动模式,因后悬L4过长,前后轴荷分配不合理,影响整车的制动性能及操纵稳定性。使轮胎产生不均衡磨损等异常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安全性能高的新型汽车动力传递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新型汽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将传统的变速箱到驱动桥的动力传递模式进行改进,主减速器总成1绕车轴转向180度,朝汽车前进方向安装,在主减速器外壳3上安装齿轮箱4,实现自变速箱传动轴到驱动桥的动力传递,齿轮箱4的输出输入轴分别与主减速器圆锥主动齿轮轴2和来自变速箱的传动轴6联接。对于后置发动机且后桥驱动的汽车,可使后桥后移,与传统结构相比,轴距L1加长,后悬L3缩短,提高整车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对于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的汽车,后桥主减速器总成1可安装于后桥前方。使主减速器的圆锥主动轮2所占据的后桥后部较大纵向空间让出, 后桥总成可后移,(理论上后移的距离等于原传动轴有效长度,加上后桥壳中心部位大部分的纵向长度)。使后悬L3缩短, 轴距L1加长, 前后轴荷分配更加合理,因此,可较大幅度提高操纵稳定性。改善制动性能, 提高车辆安全性。避免轮胎不均衡磨损。解决目前国内外车长7.5米以下的客车不能采用后置发动机后桥驱动的难题。填补该车型没有高等级客车成熟底盘的空白。
新型汽车动力传递装置,用于后置发动机8后桥驱动的动力系统,传动轴6自变速箱7向前,在后桥上方越过桥壳中心与齿轮箱4连接, 使传统的动力系统中较短的传动轴6长度加长。可避免传动轴产生噪音和传动轴万向节5的异常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可提高整车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能,降低车桥跳动时传动轴万向节的噪音,延长万向节寿命。解决目前国内外车长7.5米以下的客车不能采用后置发动机后桥驱动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变速箱到驱动桥的动力传递模式;
图2:为新型汽车动力传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动力系统主视图;
图中:1、主减速器总成,2、主减速器主动圆锥齿轮轴,3、主减速器外壳,4、齿轮箱,5、万向节, 6、传动轴,7、变速箱,8、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新型汽车动力传递装置,在传统的主减速器基础上增加齿轮传动机构, 将传统的变速箱到驱动桥的动力传递模式进行改进,主减速器总成1绕车轴转向180度,朝汽车前进方向安装,在主减速器外壳3上安装齿轮箱4,实现自变速箱传动轴到驱动桥的动力传递,齿轮箱4的输出输入轴分别与主减速器主动圆锥齿轮轴2和来自变速箱的传动轴6联接。对于后置发动机且后桥驱动的汽车,可使后桥后移,与传统结构相比,轴距L1加长,后悬L3缩短,提高整车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在传统的主减速器基础上增加齿轮传动机构,齿轮箱体上加工出定位止口与主减速器主动圆锥齿轮轴2的轴承座配合,以保证与圆锥主动轮的同心度,用螺栓将齿轮箱和主减速器主动圆锥齿轮轴2的轴承座一并紧固在主减速器壳体上。
将主减速器的圆锥主动轮轴2也作为齿轮箱的输出轴,其上安装圆柱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舒驰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烟台舒驰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0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