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五极起动节能型绕线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0323.X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4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崔巧智;郭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保安 |
主分类号: | H02K17/02 | 分类号: | H02K17/02;H02K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1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 节能型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型交流电动机,具体地是涉及一种8极运行的五极起动节能型绕线电动机。
背景技术
笼型电动机在起动时,电流大到额定电流的7倍以上,而起动转矩并不大,一般只有额定转矩的零点捌倍左右。显然不能满足重载起动的要求。为解决此问题,我们的前人发明了绕线型电动机。传统绕线型电动机虽能达到起动电流较小、起动转矩较大、满足重载起动的要求。但却要将转子轴,即传动轴的后端进行较大幅度的加长,并将该段轴中心挖个大圆孔。同时要在轴上打三个工艺难度较大的斜孔,作为转子绕组三相引出线联接滑环的通道。当然还需要在轴上增加用黄铜制作的高精度的滑环,购买电刷以及外设专门用于起动的电阻系统(频敏电阻或水电阻起动系统)。这使传统绕线型电动机比笼型电动机增加成本约15%--20%。传统绕线型电动机依靠在转子轴上的滑环电刷及外设的专门用于起动的频敏电阻(或水电阻)进行起动。但是,在运行时由于上述器件和设备的存在又使效率和功率因数大为降低,多用了不少电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传统绕线型电动机的上述不足,为了去掉传统绕线型电动机转子轴上的滑环电刷及外设的专门用于起动的电阻系统(频敏电阻或水电阻起动系统);提高运行效率,节约能源,降低制造成本而发明的。一种五极起动节能型绕线电动机,包括有两组出线头,一组为起动出线头,由A起、B起、C起组成;另一组为运行出线头,由A运、B运、C运组成;两种接法的定子绕组与由双股并绕,匝数不等的线圈组成的转子绕组;其特征是:定子绕组采用三角形/三角形换相法接法:起动绕组三角形接法的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交互作用产生五个极磁动势场,分别为同转向的4、6、8、10、12极磁动势场,用于电机起动,即五极起动;五极起动是利用基本极8极、二个低次极4、6极、二个高次极10、12极共五个极的磁动势场联合起动,从而达到提高起动转矩、消除起动时可能发生的大切换电流和出现凹坑及爬行等问题;另一组三角形接法的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一起只产生很强的8极基波的磁动势场,使电机节能高效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定子绕组及绕组接法,使电动机起动和运行共用一套定子绕组,电动机具有节能高效、不需外加起动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可靠性高,可适用于易燃易爆多尘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五极起动节能型绕线电动机包括一套有两组出线端的两种接法的定子绕组和由双股并绕,匝数不等的线圈组成的转子绕组。定子两组引出线头通过切换开关分别接入电源。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一组三角形换相法接法的定子绕组用于电机起动;起动时定转子交互作用产生五个极的磁动势场,分别为同转向的4、6、8、10、12极磁动势场,合力形成很强的五极起动转距。三个引出线头为A起,B起,C起。该组的三个引出线头分别是A起,B起,C起。
定子绕组接线顺序为:
A起,引出线头:10槽头-69槽尾。A起相绕组接线顺序为:10槽尾-11槽头,11槽尾-21槽尾,21槽头-1槽头,l槽尾-2槽头,2槽尾-3槽头,3槽尾-48槽尾,48槽头-47槽尾,47槽头-46槽尾,46槽头-37槽头,37槽尾-38槽头,38槽尾-39槽头,39槽尾-12槽尾,12槽头-19槽头,19槽尾-20槽头,20槽尾-30槽尾,30槽头-29槽尾,29槽头-28槽尾,28槽头-55槽头,55槽尾-56槽头,56槽尾-57槽头,57槽尾-66槽尾,66槽头-65槽尾,65槽头-64槽尾;
B起,引出线头:64槽头-7槽尾。B起相绕组接线顺序为:7槽头-8槽尾,8槽头-18槽头,18槽尾-43槽头,43槽尾-44槽头,44槽尾-45槽头,45槽尾-36槽尾,36槽头-35槽尾,35槽头-34槽尾,34槽头-25槽头,25槽尾-26槽头,26槽尾-27槽头,27槽尾 -17槽尾,17槽头-16槽尾,16槽头-9槽头,9槽尾-54尾,54槽头-53槽尾,53槽头-52槽尾,52槽头-61槽头,61槽尾-62槽头,62槽尾-63槽头,63槽尾-72槽尾,72槽头-71槽尾,71槽头-70槽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保安,未经郭保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0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形线材的成形装置
- 下一篇:基于环形腔光栅阵列的微波/毫米波信号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