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1250.6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4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巫俊铭;杨修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一种热管结构,尤指可降低热管中内部腔室的压力阻抗大幅提升内部工作流体的汽液循环效率的热管结构。
背景技术
按,热管,其表观上的热传导率是铜、铝等金属的数倍至数十倍左右而相当的优异,因此是作为冷却用元件而被运用于各种热对策相关机器。从形状来看,热管可分成圆管形状的热管、扁平形状的热管。为了冷却CPU或其他因执行运算产生热的电子零件等的电子机器的被冷却零件,基于容易安装于被冷却零件且能获得宽广接触面积的观点,宜使用扁平型热管来进行散热。随着冷却机构的小型化、省空间化,在使用热管的冷却机构的情况,更有严格要求该热管的极薄型化的必要。
在热管内部设有空间来作为工作流体的流路,收容于该空间内的工作流体,经由蒸发、冷凝等的相变化和移动等,而进行热的转移。
业界采用热管作为导热的元件,将热管穿设于散热鳍片中,利用热管内部充填的低沸点工作液体在发热电子元件处(蒸发端)吸热蒸发,向散热鳍片移动,在散热鳍片处(冷凝端)将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鳍片,利用散热风扇将产生的热量带走,完成对电子元件的散热。
而该热管的制造方法系通过于一中空管体中填入金属粉末,并将该金属粉末通过烧结的方式于该中空管体内壁形成一完整毛细结构层,其后对该管体进行抽真空填入工作流体最后封管,而因电子设备的薄型化需求,致需将热管予以压扁制作成薄型扁平热管。
公知技术的薄型扁平热管结构,其腔室中填充有毛细结构供给工作流体汽液循环得以顺利作用,然而由于所述毛细结构系布满该薄型扁平热管之腔室表面,当工作流体由蒸发端受热蒸发后扩散至该冷凝端,并该工作流体于该蒸发端系为汽态,由该蒸发端离开后向该冷凝端扩散时逐步受冷却冷凝转换为液态,并且再通过毛细结构回流至该蒸发端,故部分工作流体尚未完全到达冷凝端前已由汽态转为液态并顺着工作流体回流至蒸发端,则设于冷凝端之部分毛细结构无法发挥作用,形成材料上的浪费;另外,该薄型扁平热管的腔室由于受压扁处理而造成空间狭隘,致使汽态易受液态的阻碍无法至冷凝端进行冷却散热。
再者,因设于冷凝端的毛细结构于冷凝端造成压力阻抗,令汽态工作流体循环效率降低,造成部分液态的工作流体滞留于该冷凝端而产生无法回流至蒸发端的现象进而使热管的热传导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为解决上述公知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升导热及散热效率的热管结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结构,包含:一管体;
该管体具有一腔室及工作流体及一第一毛细结构,该腔室界定至少一第一区段及一第二区段及一第三区段,所述第一、二、三区段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毛细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区段。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管结构,包含:
一管体,具有一腔室及工作流体及一第一毛细结构,该腔室界定至少一第一区段及一第二区段及一第三区段,所述第一、二、三区段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毛细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区段。
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腔室表面更具有一第二毛细结构,该第二毛细结构为沟槽及亲/疏水性的薄膜及具毛细力的微结构体其中任一。
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可由该第二区段延伸至该第一区段及第三区段其中任一。
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腔室内壁为平滑管壁。
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第一区段及一第三区段至少其一设有镀膜者。
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为烧结粉末及网格体及纤维体及多孔性结构体其中任一。
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腔室更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二侧相互对应,该第一毛细结构设置于第一侧,并界定一第一流道。
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腔室更具有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所述第一毛细结构设于前述第三、四侧间,并与该第三、四侧相连接,并界定一第一流道及一第二流道。
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腔室更具有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所述第三、四侧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毛细结构,并与该第三、四侧相连接,并界定多个第一流道。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系可降低腔室的阻抗,大幅增加腔室内工作流体的汽液循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结构第一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1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鱼蛋白肽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孜然烤肠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