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充电限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2054.0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0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清尧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6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充电 限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械,具体涉及蓄电池充电限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蓄电池充电器的设计方案大致有两类:1、二阶段式,即先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随蓄电池电压上升而逐渐逐渐减少,当蓄电池电能补充到一定程度后,蓄电池的电压上升至充电器的设定值,充电器的红色二极管指示灯熄灭,绿色二极管指示灯点亮,充电器自动转入第二阶段的涓电流浮充充电。2、三阶段式,即先恒流充电,而后恒压充电,再转入涓电流浮充充电。对蓄电池适当时间的涓电流浮充充电,一方面是更进一步充足电量,另一方面是对蓄电池的修复和保养,可防止蓄电池形成不可逆的硫酸盐化。实践验证一般以2-3小时的涓电流浮充充电为宜,若长期过充会导致铅酸电池失水,同时使其正极板的栅极严重腐蚀生成一种不可逆氧化物,致使栅极变形、脆裂,失去骨架和导电作用;而长期充电不足则会使未反应的活性物质形成不可逆的高阳性大颗粒硫酸铅(PbSO4)晶粒,使蓄电池充电时间加长甚至过早报废;因此对蓄电池过充电或欠充电都严重危害蓄电池的正极板,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日常生活中,充电者以为充电器绿灯点亮,就认为蓄电池已充满,马上结束充电,导致涓电流浮充充电没有进行,铅酸电池则欠充;再一种常见情况是因工作时间关系,晚上下班回来就开始充电,第二天早上上班时结束充电,导致铅酸电池长期过充电。所以有许多专业人士提出:“铅酸电池不是用坏的,而是充坏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如何提供一种蓄电池充电限制器,该插座能对充电器最后阶段涓电流浮充充电进行定时,当涓电流浮充达到设定值后,定时插座自动切断蓄电池充电器的220V交流电源结束充电,不必再人工切断电源。
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构造一种蓄电池充电限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源开关K1、电磁脱钩线圈驱动电路、定时电路、直流电源电路四部分;交流电源开关K1采用带电磁脱钩机构的开关;电磁脱钩线圈驱动电路由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和电容C5组成;定时电路由带定时功能的石英小闹钟、插头P1、插孔J1、电阻R2和定时启动控制三极管Q3组成;直流电源电路由变压器T、桥式整流二极管D3-D6、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2和三端稳压集成块IC1构成;电源插头一端与220V电网相连,开关K1的动触点1和2端和定时插座CZ相并联,另一路和变压器T的初级相连接;电磁脱钩线圈一端和三极管Q1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和+12V的供电端相连接,线圈两端和二极管D2并联连接;引出定时启动控制信号的插孔J1和引入定时启动控制信号的插头P1直接相连,电阻R2一端和插头P1相连,电阻R2另一端和控制三极管Q3相连接,控制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调整管Q4的基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延长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节约频繁更换铅酸电池的开支,免除人工天天断开充电器电源之苦,减缓因铅酸蓄电池过早报废对环境的污染和节约资源都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蓄电池充电限制器,由交流电源开关K1、电磁脱钩线圈驱动电路、定时电路、直流电源电路四部分组成;交流电源开关K1采用KDC-AO1-06Y型带电磁脱钩机构的交流开关;电磁脱钩线圈驱动电路由三极管Q1、Q2,电阻器R1、电容器C5组成;定时电路由带定时功能的石英小闹钟和引入定时启动控制信号的插头P1、引出定时启动控制信号的插孔J1、电阻R2和定时启动控制三极管Q3组成;直流电源电路由变压器T、桥式整流二极管D3-D6、滤波电容器C1、C2、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构成的+12V直流电源,电阻R4及红色发光二极管LED2构成的+12V直流电源工作指示灯电路,由电阻器R3、二极管D2、绿色发光二极管LED3、电容器C3、C4、三极管Q4组成石英小闹钟2.1V供电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清尧,未经陈清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2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段曲线齿轮
- 下一篇:通信讯基站储能电源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