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缝全塑地埋井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2268.8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地城供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113008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经***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管路中的地埋井结构,尤其是指无缝全塑地埋井。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的各种管路铺设中,每隔一段距离都要设立地埋井进行观察,以方便管路检修和维护,而传统的地埋井都是红砖砌成或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往往存在施工周期长、工程效率低、安装费时费力等缺陷,而且砖或水泥的理化性质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渗漏和损坏较为严重。同时,上述地埋井不能根据施工现场的突发情况灵活调整,而且管道与地埋井又是分别独立安装的,安装工序比较繁琐,两者在连接时由于材质不同,在接口较多时不易密封。公开的中国专利号为200820077309.0的“一体式排水检查井装置”虽然涉及到一种采用塑钢材料的一体式检查井装置,但是该一体式结构却是属于拼接而成的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重量轻、刚度强、现场安装方便、省力的无缝全塑地埋井,该地埋井还具有无焊缝、无渗漏、免维护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缝全塑地埋井,该地埋井顶面设有观察口,侧面设有连接孔,所述的地埋井为滚塑一次成型的无缝地埋井结构。
一种无缝全塑地埋井,该地埋井顶面设有观察口,所述的地埋井为滚塑一次成型的无缝地埋井结构。
所述的地埋井由连体结构的上部井体和下部井座构成。
所述的井体呈梯形、井座呈矩形。
所述的井座侧面设有1~4个连接孔。
所述的地埋井外表面设有多条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地埋井设计为滚塑一次成型的无缝地埋井结构,该一次成型的结构具有无焊缝、无渗漏、免维护等优点,同时重量轻、刚度强、在现场安装时可根据管道位置开设连接孔和设计观察口大小,故非常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无缝全塑地埋井,是一种采用滚塑工艺一次成型的无缝地埋井结构,该地埋井1由上部的梯形状井体11和下部的矩形状井座12构成连体结构,在井体11顶面设有观察口2,该观察口可根据现场安装需要进行调节设计,使用时井体11和井座12同时埋设在地下,仅在地面露出观察口2,该观察口由封盖封闭。所述的井座12四个侧面可根据管道接入需要而分别对应开设有数量不同的连接孔(图中未示),连接孔的数量最少为1个,最多为4个,例如该地埋井1接入一根管道时,只需在井座12的其中一个侧面对应开设有一个连接孔即可,并且该连接孔的开设位置和高度都可以根据管道接入位置的不同进行灵活调整,故连接孔通常是在地埋井1的安装现场进行开设,而在地埋井1滚塑成型阶段并不会涉及到连接孔的结构。
所述的井体11和井座12外表面均布有多条加强筋3,用于提高地埋井1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滚塑一次成型的新结构,重量轻、耐腐蚀,现场安装省时省力,且具有无焊缝、无渗漏、免维护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地城供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地城供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2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安全网
- 下一篇:冷凝蒸发设备及应用该设备的空气制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