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制动液加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2599.1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7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伟;谢福元;安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02 | 分类号: | B67D7/02;B67D7/36;B67D7/5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动 加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动加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制动液加注机。
背景技术
较早期的制动液加注都是采用人工加注:一人在驾驶室里用脚不断的来回踩动汽车的制动踏板,利用汽车的制动泵给制动液加压,把制动液压往制动管路,同时另一个人在汽车的底部打开制动管路的排气阀,利用制动液的流动把制动管路里的空气排出,来达到排除制动管路空气的目的。而在驾驶室的人,还需不断地往制动液油壶里补充制动液;该加注方法费时、费力、且不环保。
因此,目前汽车生产厂一般都采用机器加注,生产线上都会有大型的抽真空制动液负压加注机,如申请号为200810066285.3和200810066499.0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此类制动液加注机;这类加注机体积大、结构复杂、费用昂贵,且缺少对制动液的过压保护,当制动液的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使得制动油杯发生变形甚至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制动液加注机,具有过压保护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一种汽车制动液加注机,包括:驱动电机;
通过传动带与驱动电机相连且用于对制动液施压的施压油泵,所述的施压油泵通过第一输油软管与制动油杯的压力盖相连;
通过第二输油软管与施压油泵相连且用于为施压油泵提供制动液的储液罐;
设于第一输油软管上且用于感应第一输油软管中制动液液压的压力控制开关;
常闭触点设于驱动电机与交流电源间的过压保护继电器;
连接压力控制开关和过压保护继电器的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根据压力控制开关作动,触发过压保护继电器作动。
当所述的第一输油软管中制动液液压达到或大于0.04兆帕,所述的压力控制开关作动。
所述的第一输油软管与制动油杯压力盖的连接处设有快速接头。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若干个通过透明导管连接汽车制动和离合分泵排气阀的回收瓶;可用于回收分泵排气阀排出的制动液,将这些制动液过滤后倒入储液罐中重复利用,同时透过透明导管可观察分泵排气阀排出的制动液的形态,当分泵排气阀排出无气泡的制动液,操作人员拧紧排气阀并关闭电机电源,完成加注。
本实用新型的加注机通过压力控制开关感应第一输油软管中制动液的液压,根据液压大小自动切断加注机的工作电源,有效避免了制动油杯发生变形损坏的情况;同时通过在分泵排气阀上设置回收瓶,可回收排气阀排出的制动液并循环利用,避免了相应的排放,具有环保,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为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制动液加注机,包括:驱动电机1、施压油泵2、储液罐3、压力控制开关8、过压保护继电器10、控制电路9和五个回收瓶11。
驱动电机1的额定功率为90W,额定电压为220V;其通过传动带4与施压油泵2相连,进而带动施压油泵2工作。
施压油泵2一端通过第二输油软管5与储液罐3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一输油软管6与制动油杯的压力盖7相连,且第一输油软管6与压力盖7的连接处设有快速接头12;施压油泵2用于对制动液进行施压。
储液罐3中存储有制动液,其用于为施压油泵2提供制动液。
压力控制开关8设于第一输油软管6上,其用于感应第一输油软管6中制动液液压,当制动液液压达到或大于0.04兆帕,压力控制开关8作动。
过压保护继电器10的常闭触点设于驱动电机1与220V的交流电源间,过压保护继电器10的线圈与控制电路9相连。
控制电路9连接压力控制开关8和过压保护继电器10,当压力控制开关8作动,控制电路9自动触发过压保护继电器10作动。
五个回收瓶11通过透明导管分别与汽车的五个分泵(四个制动分泵和一个离合分泵)的排气阀相连,其用于回收排气阀排出的制动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2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线夹
- 下一篇:内置式视频麻醉气管插管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