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茶叶杀青后的冷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3024.1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9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谭和平;徐海卫;张登勇;曹江萍;汤江文;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测量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002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茶叶 杀青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茶叶杀青后的冷却机。
背景技术
茶叶加工包括多种工艺、每种加工工艺又包含多道复杂的工序,其中杀青是大多数茶叶加工工艺中必须的而且是关键的一道工序。在茶叶杀青完成后需迅速冷却,以防止茶叶闷黄发酵,影响茶叶的颜色和味道,因此茶叶杀青后的冷却是茶叶加工,尤其是高档名优茶加工的一个重要工艺过程。
现有茶叶杀青后的冷却,主要是采用钢丝网架下部吹风对茶叶进行摊凉。具体的,钢丝网下部设置风扇,将杀青后高温茶叶摊凉于钢丝网上,用风扇对其进行常温风冷,以防止由于温度过高,茶叶局部透气性不好而将茶叶闷黄闷臭,影响茶叶的品质。但其冷却速度严重受环境温度影响,冷却效果不明显,局部摊凉不均匀以及冷却风大小不均匀,以致茶叶加工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占用场地面积大,并都是通过人工摊凉、收集以及翻转,无法提高效率。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0820121654.X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杀青后空调冷却输送装置,包括有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带,输送带的下方设有空调冷气腔,空调冷气腔对应输送带位置设有通风孔,空调安装在机架上,空调的冷气输出口与空调冷气腔连通。但该杀青后空调冷却输送装置为敞开式冷却,因此冷却效果差,且耗能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且能耗小的用于茶叶杀青后的冷却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茶叶杀青后的冷却机,包括传送带、空调,所述传送带包括正向部分和反向部分,所述空调采用由风机和制冷机组构成的工业冷风机组,设置有由传送带起始端延伸至终点端的传送带罩,由传送带罩和传送带的正向部分包围构成冷却腔,设置有一端与风机出风口连通、一端与冷却腔连通的进风管以及一端与风机进风口连通、一端与冷却腔连通的回风管。
进一步的,设置有对冷却腔内空气和外部空气进行交换的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包括与冷却腔连通的并将冷却腔内空气排向外部的排气装置、以及与排气装置相匹配的将外部空气向冷却腔内进行补充的补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腔内设置有对传送带罩内表面冷凝水进行收集和排除的积排水结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传送带的正向部分的下方设置有由传送带起始端延伸至终点端的的进风腔,所述进风腔上阵列有朝向传送带的正向部分的底面的一组出风孔,所述传送带采用透气材料制成;所述回风管与冷却腔的上部连通。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采用特富龙带或不锈钢网带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与进风腔相连通的位置、回风管与冷却腔相连通的位置均位于同传送带的起始端相邻的传送带罩的头部。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罩的头部的顶面相对传送带的正向部分的表面倾斜设置;且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所述头部的顶面和传送带的正向部分之间的间距逐步减小。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罩头部以外的部分为尾部,所述传送带罩的尾部的顶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罩的尾部的顶面最低处设置有由冷却腔内延伸至冷却腔外的水槽,由水槽构成对传送带罩内表面冷凝水进行收集和排除的积排水结构。进一步的,设置有对冷却腔内空气和外部空气进行交换的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包括与冷却腔连通的并将冷却腔内空气排向外部的排气装置、以及与排气装置相匹配的将外部空气向冷却腔内进行补充的补风装置;所述传送带罩的顶面阵列有透气孔,所述补风装置包括传送带罩的头部的顶面对应的部分透气孔,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其余部分的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补风装置包括设置在回风管上的百叶窗式进气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风机和制冷机组构成的工业冷风机组能保证足够的送风量,以保证冷却效果。设置传送带罩,在传送带罩和传送带的正向部分之间形成冷却腔,从而形成一种半封闭式的冷却,避免冷气外泄,从而降低能耗。除设置进风管外,还设置有回风管,通过回风管形成冷气的内循环,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降低能耗;同时,在通过回风管抽出冷却腔内冷气的同时,还抽出了冷却腔内的湿气,起到除湿的作用,保证冷却腔内的干燥,避免冷却腔内湿度增加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测量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测量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3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综合录井传感器调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泡沫材料预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