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脉冲调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3152.6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3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志;宋毕春;雷和练;何利;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12 | 分类号: | F02D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216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调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功率为5000kW左右的系列柴油机的双脉冲调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功率柴油机用调速器发展到今天,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最早的纯机械式调速器、液压调速器,到今天普遍采用电子调速器、电液调速器。
机械式调速器的转速感应机构、控制机构和执行机构均采用机械方式,其优点是可靠性高,但具有工作能力较小、调速器精度低的缺点,一般只应用于小型高速柴油机。
液压调速器的转速感应机构采用机械方式,而控制机构和执行机构采用液压方式,其优点是工作能力大、可靠性高,但调速精度一般,因此广泛应用于调速精度要求不高的中低速大功率柴油机。
电子调速器转速感应机构、控制机构和执行机构均采用电子方式,其特点是调速精度高,但工作能力较小,可靠性差,一般应用于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小型高速柴油机。
电液电速器的转速感应机构采用机械方式,控制机构采用电子方式,而执行机构则采用液压方式,因此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和调速精度,但其可靠性一般,现已广泛应用于要求较高的中低速大功率柴油机。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调速器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功率为5000kW左右的系列柴油机的双脉冲复合调速器,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柴油机的双脉冲调速器,包括执行器、电子控制器和转速传感器三部份,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速设定模块连接转速调节模块,转速设定模块用于将4~20mA的电流转换为与需要设定转速对应的电压量输入至所述转速调节模块;
所述转速传感器连接速度采集监测模块,速度采集监测模块连接转速调节模块,速度采集监测模块通过所述转速传感器测量柴油机转速频率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到所述转速调节模块;
所述转速调节模块的输出与所述功率输出模块相连,将转速调节模块产生的控制电压信号输出到所述功率输出模块,实现柴油机转速的偏差纠正;
所述输出限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柴油机的负载测定机构,以柴油机负载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功率输出模块;
所述功率输出模块与执行器的高响应伺服机构相连,将转速控制信号输出到执行器;
所述执行器包括转子部件、高响应伺服机构、滑阀组件、动力活塞、机电切换控制机构,所述转子部件是柴油机的机械控制部分的转速感应机构,在所述高响应伺服机构和滑阀组件之间还设置有机电切换控制机构,所述转子部件的输出连接至所述机电控制切换机构的输入端,所述高响应伺服机构响应电子控制器的转速控制信号通过所述滑阀组件、动力活塞控制柴油机转速。
所述输出限制模块具有最小燃油限制、启动过程燃油限制和失速燃油限制三种燃油控制量输出方式,并通过多路二极管选择电路选出最小的一个控制作为最终的燃油控制量输出至所述功率输出模块。
所述电子控制器还设置有转速显示模块、升降转速控制模块、抛加负荷模块、紧急停车模块、速度增益模块、不均匀度调节模块。
所述执行器采用了机电自动切换技术,一旦电子控制部分出现故障,执行器则自动由于电子控制切换到机械控制,此时的执行器即相当于液压调速器。当柴油机速转下降到低于执行器设置的正常转速约5%时,切换杠杆与滑阀导杆完全脱开不再接触,此时高响应电磁伺服机构不再起作用,柴油机转速就完全由执行器机械部分来控制。
所述执行器结构尺寸与机械液压式调速器结构安装接口尺寸相同,与机械液压式调速器具有互换性。
所述转速传感器为电子控制部分的转速感应机构,其功能是感应柴油机的转速并将信号传递到控制器,相当于机械调速器的转子部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机电自动切换技术,使其同时具备了液压调速器和电液调速器的优点,并克服了两者的缺点,因此具有工作能力大、调速精高和可靠性高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具有特殊要求的柴油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双脉冲调速器同时接收机械信号和电信号,并能分别独立控制柴油机转速。
(2)双脉冲调速器在电子控制部分出现故障时,可实现机电控制的快速自动切换。
(3)显著提高了船用柴油机电子调速器的可靠性。
(4)便于实现船舶机舱的全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脉冲调速器的原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控制器外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执行器的基本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31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