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高效除湿功能的精密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3425.7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8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谭彬;姜丽;陈泽伟;董志宏;吴才华;刘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银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613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除湿 功能 精密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空调,特别涉及一种带高效除湿功能的精密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崛起,使得现代电子设备机房日益普及。而纷繁众多的现代化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对机房环境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于是,空调在机房中的应用必不可少,它在机房中担负起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目前许多计算机数据中心建在公司内部,通过精密空调来保证机房内的恒温恒湿状态。但是,由于工作人员会经常出入机房,普通精密空调又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除湿,因此,不能始终保证机房的恒温恒湿状态,湿度的急剧升高便造成机房冷凝水的产生,进而造成了一系列不必要的灾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高效除湿功能的精密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精密空调不能及时有效地除湿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高效除湿功能的精密空调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所述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三者之间形成一回路,还包括一除湿电磁阀,所述除湿电磁阀与所述蒸发器并列连接,所述除湿电磁阀还与空调主机的除湿接触器连接。
较佳地,所述蒸发器为盘管式蒸发器,所述除湿电磁阀连接在盘管的三分之一处。
较佳地,所述除湿电磁阀内部设有电磁线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高效除湿功能的精密空调系统,在普通精密空调的蒸发器上并列连接了一除湿电磁阀,此除湿电磁阀连接在盘管式蒸发器盘管的1/3处,并且,此除湿电磁阀通过一信号线连接到空调主机内的除湿接触器上,空调主机发出除湿指令时,除湿电磁阀就会闭合,蒸发器的1/3处盘管的管道出口被关闭,整个回路中的氟利昂只能从蒸发器的2/3的盘管流出,氟利昂流动速度瞬间加快,使得空调压缩机瞬间制冷功效变高,用冷量迅速带走房间内的湿度,能高效的对机房进行除湿,避免了因机房内湿度剧增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灾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高效除湿功能的精密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使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高效除湿功能的精密空调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三者之间形成一回路,在此回路上增设一除湿电磁阀,此除湿电磁阀与蒸发器并列连接,构成了以湿度感应回路,并且,此除湿电磁阀还与空调主机的除湿接触器连接。以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蒸发器1、冷凝器2和压缩机3三者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蒸发器1和冷凝器2均为盘管式的,在冷凝器2与蒸发器1之间依次设置有切断阀、过滤干燥器6、热膨胀阀,最后通过分料/进料管5与蒸发器1的盘管连接。分料/进料管5里面走的是液态氟利昂,此分料/进料管5内包括很多根铜管毛细管,其连接是,从蒸发器 1的右侧,经过经蒸发器1变成气态的氟利昂,从图1的左侧流程,即经过滤干燥器6、冷凝器2再汇流至压缩机3。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湿电磁阀4是连接在蒸发器1盘管的1/3处,即此除湿电磁阀4与蒸发器1盘管的2/3并列连接,从图中可看出,此除湿电磁阀4的左端连接在蒸发器1盘管左侧的1/3处,其右端连接在蒸发器1的右侧。除湿电磁阀4本身另外有一根信号线与空调主机的除湿接触器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除湿电磁阀4本身内部设有电磁线圈,通过信号线接收0、1信号,控制管路的通断状态。当空调主机发出除湿指令时,除湿电磁阀4就会闭合,蒸发器1的1/3处的盘管出口被关闭,回路内所有的氟利昂只能从2/3盘管的地方流出,氟利昂流动速度瞬间加快,使得压缩机3瞬间制冷功效变高,用冷量迅速带走机房内的湿度,可达到快速高效的除湿效果。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银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银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3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