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锦涤交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4206.0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3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肖燕;秦峰;杨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织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锦涤交织面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白痕的锦涤交织面料。
背景技术
锦涤交织面料因其独特的组织构成,结合尼龙的蜡质手感及涤纶的爽滑特性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偏爱。然而,在传统生产过程中,锦涤交织面料染色后,容易出现白痕,经油压或涂层等后整理会产生沾色现象,这不仅影响织物的外观,而且降低了织物的品级。因此,消除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痕疵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锦涤交织面料,特别是提供一种无白痕的锦涤交织面料。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一些锦涤交织面料染色后易出现白痕的问题。
一种锦涤交织面料,是由细旦涤纶复丝经线和细旦锦纶复丝纬线交织而成的斜纹织物,每平方英寸内经纱和纬纱纱线数总和为360~380根。所述的锦涤交织面料染色后不易产生白痕。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锦涤交织面料,所述的细旦涤纶复丝经线的规格为20D/12F;所述的细旦锦纶复丝纬线的规格为20D/35F。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锦涤交织面料,是通过纱线的选择、组织结构设计及染色后整理来达到要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锦涤交织面料,通过纱线选择,采用细旦涤纶复丝(20D/12F)为经纱和细旦锦纶复丝(20D/35F)为纬纱,采用组织结构设计(斜纹),设置每平方英寸内经纱和纬纱纱线数总和为360~380根交织而成。采用的染色体系只对涤锦交织面料中的尼龙丝线进行染色,而不会对涤纶丝线染色,有效避免了后续整理(如油压、涂层)中涤纶、尼龙发生沾色,并且在后续结合空气洗使得纤维充分伸展,弹性回复,使面料具有良好的手感的同时消除白痕。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锦涤交织面料,色彩亮丽,手感柔顺,有效的克服了白痕疵点的产生。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锦涤交织面料实施例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细旦涤纶复丝经线 2是细旦锦纶复丝纬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锦涤交织面料,是由细旦涤纶复丝经线(1)和细旦锦纶复丝纬线(2)织成的斜纹织物,经密为840根/10cm,纬密为605根/10cm。
如上所述的一种锦涤交织面料,是通过纱线的选择、组织结构设计及染色后整理来达到要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锦涤交织面料,通过纱线选择,采用细旦涤纶复丝(20D/12F)为经纱和细旦锦纶复丝(20D/35F)为纬纱,采用(斜纹)组织结构设计,设置经密为840根/10cm,纬密为605根/10cm交织而成。采用的染色体系只对涤锦交织面料中的尼龙丝线进行染色,而不会对涤纶丝线染色,有效避免了后续整理(如油压、涂层)中涤纶、尼龙发生沾色,并且在后续结合空气洗使得纤维充分伸展,弹性回复,使面料具有良好的手感的同时消除白痕。
经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锦涤交织面料确实克服了现有技术一些锦涤交织面料染色后整理过程中容易产生白痕疵点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4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